2015年2月23日,《山东教育报》头版,以“以多彩体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为题,报道我市学校体育优质特色发展工作。图片及文字如下:以多彩体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本报记者 胡怀旭 周晶元 在山东省第十二届中学生运动会上,淄博市体育健儿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创造了淄博参加省中学生运动会“六连冠”的成绩,并代表山东省参加了第十二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男子足球、男子排球、田径、乒乓球等比赛。不仅如此,作为足球的发源地,近几年来淄博传统体育项目连创佳绩,市足球队连续两届夺得全国锦标赛亚军,并代表中国参加了在意大利举办的世界中学生5人制足球锦标赛。淄博市教育局被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被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定点城市”,连续两年荣获全国校园足球联赛先进单位一等奖。 在这一系列骄人业绩的背后,是淄博教育工作者大胆的改革和辛勤的付出。近年来,淄博市牢固树立“四育并举、健康第一”的理念,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健康兴趣、健身能力和健身习惯为目标改革中小学体育教学,努力破解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瓶颈,使得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学校体育品牌特色进一步彰显。 重视体育工作得到真正落实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健全的人格,更要有健康的体魄。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多年来特别重视,各部门通力协作常抓不懈的结果。”淄博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赵新法对记者说。 诚如赵局长所言,“重视体育工作”在淄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落实。政府财政部门鼎力支持,教育、体育部门联手,并实行学生体质健康行政问责制度。淄博《关于建立全市学校艺体特色教育体系的意见》提出,在校每一名学生必须掌握两项以上体育健身方法,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要建立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的代表队,坚持经常性的辅导和训练。全市市级示范幼儿园以上的园所,要结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开展体操、乒乓球等幼儿体育活动项目,培养幼儿对体育的兴趣。鉴于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等状况,淄博市着力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按照规定逐步配齐体育教师。淄博实验中学每年教师节前夕都要表彰优秀师生,其中一部分是优秀教练员、运动员。“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全面启动后,淄博市加快推进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近年来,淄博市投入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器材配备资金4亿多元。 健美操是淄博十一中的“名片”。自2007年以来,该校健美操队连续三届包揽省中运会健美操项目的所有冠军以及团体总分第一名,向大学输送200余名健美操本科学生。该市山区农村孩子的体育课质量又如何呢?没有塑胶跑道的校园里,一样能够培养出有强健体魄的学生。去年省中学生运动会体质健康测试随机抽取了沂源县鲁村中学初二级部的24名学生,测试成绩之高,出乎人们意料。教练唐效勤说,学校训练时遇到了器械不足、训练场地不达标等困难,他们没有叫苦,而是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保证训练。器材不足,他们积极争取;场地不规范,他们就雨天在教室练,炎热天在校园的林荫小道上练…… 普及与提高并重 竞技项目在全国大赛中摘金夺银,优异成绩的背后是淄博市学校体育工作面向未来提升境界的理念和情怀,更是在体育普及项目中面向全体惠及每一个孩子所走过的坚实而有力的步伐。 学校是体育工作的主战场。全市523所中小学均开展了以“人人参加阳光体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的阳光体育节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运动的内涵,推动了学校快乐体育园地建设。张店区潘南小学创新阳光大课间活动形式,编排了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项目,包括跆拳道、韵律操、车轮跑、竹竿舞等,有声有色、多姿多彩的大课间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时间;沂源县在全县中小学举办阳光体育节,努力打造健康向上的“阳光少年”;淄川一中课间操比赛助推阳光体育,既培养了学生争先创优、团结协作的精神素养,又进一步营造了校园阳光体育运动的良好氛围。在全省中小学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现场展示暨经验交流会上,教育部、省教育厅领导对该市近万名中小学生的现场展演给予高度评价。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桓台县实验学校、张店区绿杉园小学、张店区莲池学校、高新区实验中学等4所学校获全国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优秀案例;桓台实验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案例被教育部在全国推广。学生体质的稳步提高、竞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还得益于全市中小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班班达标”活动。淄博市教育局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和各界的积极性,深入开展“班班达标”活动。他们立足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全面督促学校“班班达标”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实行区县、学校“班班达标”活动责任制,相关责任人和体育教师负责全程组织、指导班级学生体育达标活动;按照国家规定开足并上好体育课,进一步优化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专项素质;以“班班达标”竞赛活动、“班班达标”运动会等形式,组织达标验收。活动开展以来,覆盖面达到了100%。 淄博实验中学的阚主任向记者讲起体育训练的好处:特殊体型学生少了,订“特体”校服的少了。以往每到中考期间,便有一些学生到医院开证明免考体育,如今这一现象越来越少。这或许是体育训练的最大收获。 机制创新活力增 “班班达标”活动的开展,使阳光体育理念在淄博全市中小学扎根发芽,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业已形成。但他们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在机制与体制创新上下功夫,以求学校体育工作长足发展。 淄博十分重视科研引领在体育工作中的作用,去年的全市中学生运动会首次将各代表队科研得分纳入团体总分,激励基层教师、体育教研人员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更加积极地投入科学研究,提高体育科研和专业水平,有效发挥科研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引领作用。为适应省中运会赛事项目和比赛形式改革趋势,该市教育局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创新。首先对初中毕业生体育与健康测试方案进行调整,测试项目由原来的2项增加到3项,学生锻炼和备测的项目由原来3项增加到9项,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机会。其次,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建立包括学校科学测试、数据审核上报、实施抽查复核、反馈公示结果和评价分析应用等环节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工作体系,逐步实现中小学校体育评估工作全覆盖。再次,构建学校体育课余训练工作体系。每所牵头高中学校在同项目下挂两所初中学校,每所初中学校在同项目下挂两所小学,形成一个完整的课余训练网络系统。该市还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了特长生招生政策,满足队伍训练参赛和梯队建设需要,保证上下衔接,渠道畅通。机制创新,增强了学校体育工作活力,提高了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自觉性、主动性。 足球是淄博的“遗产”,也是“亮点”。近年来,淄博加大校园足球经费投入,投入资金近2亿元,新建65片足球场地,为校园足球蓬勃开展提供了保障。他们创新足球联赛办赛形式,形成了以班级为单位学校自行组织的班级联赛,以级部为单位参赛的区级部联赛,以学校为单位参赛的区学校联赛三级联赛机制,将学校足球业余训练、区级足球联赛成绩、市级以上足球比赛成绩列入对学校的年度目标考核,分别在教育督导和重点工作中得以量化,鼓励和调动学校开展足球活动的积极性。 近两年,淄博对全市中小学体育今后的发展方向与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包括探索建立“运动友好型学校”、加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积极打造新的体育项目品牌,努力实现学校体育优质特色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