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新闻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晨报》“身边的好老师”4:沂源县南鲁山镇中心小学教师周君

2014-09-0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字号:[ ]
2014年9月7日,《鲁中晨报》7版,“身边的好老师”栏目以“沂源县南鲁山镇中心小学教师周君:让数学变得好玩”为题,刊登我市教育人物通讯。图片及原文如下: 开栏的话:在第30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本报和淄博市教育局联合推出“身边的好老师”栏目,记者将走进淄博市部分区县的学校,走近“身边的好老师”,听听他们教书育人,为学生们铺就成才之路的故事。沂源县南鲁山镇中心小学教师周君让数学变得好玩 为了让山里的孩子喜欢数学,她积极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为了做好班主任工作,她开设“悄悄话信箱”,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她无私奉献,用支教丈量着人生的长度……她,就是山东省特级教师周君。沂源县南鲁山镇中心小学教师周君和年轻同事分享教学经验 专心教学 喜欢与年轻同事分享经验 9月3日,在位于半山腰的沂源县南鲁山镇中心小学,记者见到周君老师时,她正在和孩子们探讨“画数学”的问题。 1997年,周君踏上讲台,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教师梦,在沂源县一所山区小学担任数学老师。   两年后,县里组织公开课比赛,她从十几名教师中脱颖而出,代表学校参赛。她不断练习揣摩,最终获得了全县第三、乡镇第一的好成绩。此后,她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获得了县、市、省的多个奖项。   除了认真教学,周君喜欢跟年轻老师分享经验,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孙宁采老师说,她刚参加工作不久,学的是英语,但教的是数学,两周就教了30多页,幸亏被周老师发现了:课讲得太快了。周老师的教学经验非常丰富,而且非常热心。有一次,孙宁采去县里参加公开课,为了让课堂出彩,周君帮她完善课程设计,讲了再改,改了再讲,反复修改。 课堂创新 激发孩子学习数学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这种抽象在学困生的眼里就变成了枯燥。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她经常向老教师请教,还自费购买了许多教学资料。只要没课,她就像一只“书虫”,一头扎进书堆里“啃”个不停,从中获得创新的灵感。 在教“20以内的加减法”时,她让学生在作业本上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或植物。这时,学生的作业本上出现一群小兔,或者一堆苹果,再通过“合一合”、“擦一擦”、“数一数”,答案就出来了。 为鼓励孩子们,周老师批改作业时从不使用叉号,而是用问号或语言代替,如“请再仔细读一读”、“小马虎丢了括号”等。 时间长了,学生形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多年来,她任教的班级数学成绩一直位居全镇第一。 沟通家长“悄悄话信箱”关注学生发展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培养孩子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更要重视家庭教育。 为此,周君每学期都会举办两次家长知识讲座,与家长们交流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她还开办“家长读书学校”,把《家庭教育》、《父母必读》之类的书籍推荐给家长。 此外,周老师在班上开设了“悄悄话信箱”,与学生心连心的交流。 班上有个叫唐阳的学生,有一段时间在课堂上无精打采,学习成绩大幅下降。通过“悄悄话信箱”,她了解到因家长常年外出打工缺少管教,唐阳迷恋电子游戏而不能自拔。 作为班主任,周君没有公开批评他,而是通过“悄悄话信箱”和他一起分析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和迷恋电子游戏的危害。唐阳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再玩电子游戏,学习成绩又逐步赶了上来。 报名支教让山区孩子享受良好教育 2007年、2013年,周君先后两次响应镇教体办的支教号召,来到镇上条件最困难、师资最缺的芦芽小学支教,负责一年级数学兼一至四年级的音乐,同时主持学校教务工作。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她所教的数学合格率、优秀率均达100%,所带班级的各项成绩均居全镇第一。   她不仅在努力创新课堂教学,而且在积极创新非智力因素教育的探索……   “我还年轻,探索教育教学的道路还很长,‘让山区孩子享受良好的教育’是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梦想。”周君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