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1日,《鲁中晨报》6版,“身边的好老师”栏目以“‘悄悄话’搭起师生心灵的桥梁”为题,刊登我市教育人物通讯。图片及原文如下: 淄博十一中教师罗金花“悄悄话”搭起师生心灵的桥梁 淄博十一中政治老师罗金花留给记者最深的印象是她那淡淡的笑容,正是这位常常带着笑容的女老师,带领全班54人参加高考,50人达大学本科线,21人达重点本科线;她独创“悄悄话”班级管理模式,每周两万字的交流与学生们搭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我们不仅是师生,更是亲密的战友。”罗金花的学生是这样说的。罗金花在教室外与同学们探讨功课 两万字“悄悄话”与学生们真诚交心 “很多学生性格内向,有很多想法总是憋在心里,长期下来,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十分不利。”9月10日上午,罗金花在淄博十一中办公楼的谈话室内告诉记者。 为此,长期担任班主任的罗金花独创了“悄悄话”的班级管理模式,“实际上就是每周和学生通信,让学生把心里话能‘悄悄’地告诉自己,我再给他们以解答。”就这样,在罗金花和几十名学生之间,每周两万字的“悄悄话”搭建起了师生间心灵沟通的桥梁。“这样我才能探究到学生的‘心’,再研究如何管理学生的‘行’。”罗金花说。 罗金花还在班级内有计划地开展起各种文体活动,跳大绳、踢毽子、“同舟共济——— 小组绑腿跑”比赛……她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熏陶,利用班级午会总结时间唱班歌、播放励志类的视频……在多数人心目中,这些活动对于学业紧张的高中生来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而在罗金花看来,“通过这一个个活动,使全班学生快速融合在一起,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浓厚的学风。” 正是有这样的管理模式,罗金花所带的班级经常被评为市级“优秀班集体”。 大年初一她陪学生们复习 2013年2月10日那天,刚好是大年初一,罗金花吃过午饭后便匆匆向她的办公室走去,她和班里的几名学生约好,下午给他们打开办公室的门,以便他们自主复习,应对几个月后的高考。 这还要从寒假前的家长会说起,在家长会上,有的家长反映,过春节时学生在家里没有学习的环境。于是罗金花当即决定,那个寒假,她在办公室里陪学生们复习。 “在本该可以回家好好休息放松的时候,罗老师还和我们一起战斗在教室里,在高三(13)的教室的后面,永远有一方小小的课桌,那是她与学生一起坚守的地方,她就这样全程陪读了我们一年。”高三(13)班长杨明明谈起老师对班级的付出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高三(13)班的王忠禹同学说:“有一次因为家庭原因,我无心学习。罗老师与我进行了深谈,还带我来到野外,在天与地之间舒缓我的心情,打开了我的心结,使我走出了阴影,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这与罗老师对我的关心是分不开的。” 在罗金花的辛勤耕耘下,高三(13)班54人参加高考,有50人达大学本科线,其中21人达重点本科线。“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不管干什么,都需要我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去干好,这也是我内心的声音。”罗金花说道。 学生们最爱听“老罗讲故事” “听罗老师的课,轻松。”罗金花教的是政治课,让学生们能够给出这样的评价,并不容易。作为政治老师,罗金花的教学方法独特。用学生的话说,每一节课都是用生动的故事贯穿着整个课堂,政治课里面的枯燥内容经过罗老师的倾情演绎,瞬间变得鲜活起来。学生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知识、理解了道理。 “老罗讲故事”成了学生们对罗金花老师政治课的爱称。 罗金花说,她要做的是“学者型、反思型教师”。为此她先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后又考取了曲阜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并经过历时两年的调查研究,2006年写成了两万多字的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当代中学生信仰现状及对策》获得优秀等次。今年,罗金花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 曾有一名学生在写给罗金花的“悄悄话“里面这样写道:“当我们累了,有您的寄语陪伴;当我们病了,有您点点滴滴的关怀;成绩好时,您教我们更上层楼;成绩不理想时,您教我们积蓄力量……我们不仅是师生,更是亲密的战友。”“亲密的战友”,只有共同经历过,才会有如此高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