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新闻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山东教育报》刊发我市张店区教育通讯

2013-07-1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字号:[ ]
7月15日,《山东教育报》2版头条,以“让每个梦想都灿烂”为题,刊发我市张店区教育通讯。原文及图片如下:让每个梦想都灿烂——淄博市张店区启动“帮困扶弱”阳光行动纪实本报通讯员 翟鹏德 张桂玲 “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不能只看这所学校培养了多少‘精英’,更要看这所学校的教育是否真正做到了面向每个孩子,尤其是弱势学生是否得到了细致入微的关爱,在学校里生活得是否一样有尊严感和幸福感。”近日,在淄博市张店区启动的阳光行动动员大会上,张店区教育局局长毕作坤如是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全面培养合格学生,办每个学生都合格的教育。这是在该区上下已形成的共识。在这一理念引领下,以“让每个梦想都灿烂”为导向的阳光行动在张店已成为一道寻常风景。 局长挂帅“行政推动” 4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张店区实验中学“校长与学困生家长面对面交流”活动悄然拉开帷幕。下午2时许,初二至初四的5名学困生家长代表应邀来到学校五楼备课室,与赵忠校长、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坐在了一起,共商助推孩子成长之策。交流中,五位家长都坦言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所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但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同桌而坐的还有张店区教育局局长和副局长。 据悉,为确保学困生在学校得到他们所应该得到的关爱,张店区教育局自本学期初全面启动了以学困生帮扶为专项内容的“校长问责制”,即对教学质量抽测整体合格率低的学校,要问责于校长,力求以此在全区教育系统中达成一种共识:让每个在张店就读的孩子都享受到一样的爱,全面培养合格学生。为督促各校高度重视并深入细化落实,教育局实施了由局长挂帅,局党委成员带领各科室人员分头走进学校进行全方位不定时视导。 教研员蹲点 量身定制 据悉,重点帮扶弱势群体是此次阳光行动的重点工程之一。根据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张店区教师进修学校全面启动了对农村薄弱学校、薄弱学科、薄弱教师的重点帮扶工程。“以往的帮扶,一是没有全面深入到学校师生中间,发现不了隐于表象背后的根本性问题,二是即使发现了问题也缺少持续性跟进,以及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所以这样浮光掠影式的帮扶,并不会真正帮助学校及时发现和解决真问题。”据张店区教师进修学校王文斌校长介绍,此次帮扶计划重在“实”字和“深”字上下功夫,以基于问题为工作思路,为每所薄弱学校的每名薄弱教师量身定制个性化帮扶方案,通过“一会诊二跟踪三指导”的集中“蹲点”式帮扶,切实帮助农村薄弱学校、薄弱学科、薄弱教师找到一条适切的发展路径,促使他们获得最大限度的提升,以从根本上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根据张店区农村各小学的整体情况,本学期教师进修学校小学部确立了以马尚镇中心小学为重点对象实施“蹲点式深度帮扶”。小学部主任王瑶说,通过各学科教研员多次进课堂听课、与校干、教师座谈等形式深入调研了解,发现该校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有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大都停留在“教教材”的层面,教学理念普遍滞后。据此,小学部首先采取了“送讲座,转理念”的措施。在开展“名师送课”活动的同时,深入了解了每位教师在教学中的不同困惑和帮扶需求,明确每个人的教学优势是什么,不足是什么,努力方向在哪里,由各科教研员为学校每位教师量身定制了具体的帮扶方案,确立阶段性专业发展层次及达成目标。 学校着力“心灵驱动” 如何找到造成学困生形成的深层内因,并“对症下药”启动学困生心灵内部的“动力系统”,从而帮助这部分学生“找到自我”“超越自我”?张店区城中小学堪称区内各校成功进行心灵驱动的一个缩影。 “大手拉小手,快乐一起走”,是该校面向全校弱势学生组织开展的一个长期性帮扶活动。根据学校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团员阵容庞大的优势,学校要求他们每人帮扶一至两名学困生,帮扶内容涉及学困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等诸方面,并制定了详细方案。 “学困生的情况非常复杂。但这部分学生大都存有自卑心理,所以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是关键。”在此次“大手拉小手”活动中,学校英语教师国庆红重点帮扶的是三年级一个英语学习困难的孩子。“奇迹是从我们在学校食堂一起吃午饭开始的。”国庆红说,我们边吃饭边聊英语,学了英语单词后我就和他经常玩‘炸弹游戏’,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这个孩子的英语成绩竟然从18分上升到了80分,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了。国庆红感慨:“原来关爱心灵的力量竟如此巨大!” 教师探索“分层撬动” “现在,我觉得上课很有趣,学习很轻松!”在张店区实验中学初四七班,一位看上去非常阳光的男生向记者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这个男生叫毕佐明,一学期前,他还是一个自认为因为“笨的不行”所以成绩很差,在班里“抬不起头来”的学困生,而今,他却成了同学们眼中成绩优异、自信满满的“阳光帅哥”。尤其是在化学课上,他已成为一名可以给“超越组”同学提供帮助的“中心组”成员了。 原来,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都能得到提升,化学教师王勇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他们的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横向分组,纵向分层”的探索实验,分别构建了学科“中心组”、“挑战组”和“超越组”,对学生实施梯度化指导、管理,以求真正实现优等生“吃得饱”,促优生“吃的妙”,学困生“够得着”,毕佐明正是四个班200多个孩子中的受益者之一。 “现在我的课堂,就像个自助餐厅。不同的学生可选择不同的目标、任务。优等生有适合自己发展的长期规划,不断发现自己新的知识能力增长点。学困生有单独的要求和训练,他们不再是课堂的旁观者,而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与此相应,每个组员的家庭作业也完全是由他们‘按需点菜’”。王勇说,这就是为什么他的课能让每个孩子都喜欢的原因。 “全面培养合格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归根结底要靠教师。”副局长邹云慧表示,“再好的理念,只有落实为每个教师的积极探索与行动,才会有教育质量的真正提升。”在张店,像区实验中学的化学教师王勇一样走在教育探求之路上的教师还有很多,如科苑小学潜心研究“生命数学”的杨玉翠,绿杉园小学带领学生坚持课内海量阅读的徐美华……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追求:让每个不一样的梦想都有一样灿烂的机会,让每个不一样的生命都活得一样有尊严、有幸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