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新闻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中国教师报》刊登我市高青县教育新闻消息

2013-12-2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字号:[ ]
2013年12月18日,《中国教师报》2版,以“山东高青:基本素养为成长奠基”为题,刊登高青县教育新闻消息。图片及原文如下:山东高青:让基本素养为成长奠基本报记者 韩世文 特约通讯员 董林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学习规范、良好的道德素质,甚至比追求学业成绩本身更重要。 2013年,山东省高青县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上,教育局局长刘清天特别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继续狠抓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为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幸福一生打好基础……” 如何在人本理念下,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这既考验办学者的办学智慧,也考验他们的工作能力。日前,记者走进高青县,发现很多学校都逐渐形成了培养学生基本素养的特色。 全镇倡导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上午8点,记者走进高青县高城镇河西小学一年级教室,59岁的教师孙建华正带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进行识字组词、读音辨别、字形对比等训练。在教师点评环节,孙建华进行了讲解点拨,还就学生的语气、站姿等问题给予了评价和纠正。 高城镇教育办公室主任孙国认为:“教学管理把常规工作做到极致就是创新。”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高城镇教育办公室向辖区内各个学校提出了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力、健康自强的培养目标,并把“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全镇教育教学管理的重点。 李官小学遵循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规律,将学生习惯培养目标分解到每月、每周,将习惯养成教育以周为单位进行项目化;高城镇中心小学每天有一名教师和两名学生值班,对每个学生的习惯进行检查与评比;闫马小学给每个学生印发了习惯养成记录本;樊林小学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高城镇初中以自信教育为突破口,促进习惯养成教育的开展…… 在区域推进的过程中,高城镇教育办公室注重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不定期对学校进行抽查,及时将检查情况在全镇通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设立家长开放日、建立家校联系卡、聘请校外监督员等形式,督促学校和家长沟通,共同做好学生习惯培养工作。在教育办公室的倡议下,有的学校还推出了“家校网上平台”、“家校通”、“家长短信箱”等个性化的服务,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让学校和家长共同承担起学生培养的责任。教育办公室督促各学校建立起校园监督岗、学生值日、结对互查、每日自评、习惯养成曝光台、寻找身边的榜样等学生自查和互查机制;定期开展习惯养成先进班集体、优胜小组、先进个人的评选,并大张旗鼓的进行表彰。 构建“尚德”德育课程体系 师:“学习了《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外面下着那么大的雪,他们还要在那里‘侍立不去’呢?” 生:“因为他们非常尊敬老师。” 师:“那么作为一名学生,你觉得怎样做才是尊敬老师呢?” …… 在高青县中心路小学的一节德育课上,教师王爱华正在引导学生对《程门立雪》的故事进行解读。通过讨论,学生深深理解了尊敬老师的美德。 这堂课后,许多教师都反映学生发生了的变化—— “那天在街上,张超(化名)同学跟我主动打招呼了。以前,他在学校一见到我,就低头走过去。看到它的变化,我心里真激动!” “这几天,学生上课的纪律明显好多了。我问一名同学,你猜他怎么说?他说,上课不认真听讲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他可不想落个不尊重老师的坏名声。” …… 2008年以来,高青县中心路小学紧紧围绕“尚德”理念,统筹协调,多措并举,努力构建德育课程体系,精心打造特色育人品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赞许。 高青县中心路小学校长孙华东向记者介绍了学校构建“尚德”德育课程体系的做法,“我们从众多的国学经典宝库中梳理出‘仁、义、礼、智、信’的德育元素,以此为核心,分年级汇编相关经典文章成册,不断给学生渗透德育理念。此外,我们还会分年级、有主题地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努力追求德育的知行合一。这样的立体式特色活动,不仅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更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内涵式优质教育的需求。” 高青县中心路小学的《德育课程教材系列丛书》共有5本,5个年级每年级1册,主题分别为“仁”、“义”、“礼”、“智”、“信”,每册内容分为3部分,一是凸显德育主题的古典育人故事,二是国学经典名篇,三是道德教育美文。2013年,在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出台了《高青县中心路小学德育教育课程标准》,在标准的指导下,学校对丛书进行了第三次修订,增加了“故事链接”部分,增补了“明德励行”的内容。德育课每周一个课时,由班主任执教。 学校还邀请市县道德模范到学校做报告,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开展亲子共学、评选道德明星等措施,构建起学校、家长、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体系。学校还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感恩节”、“父母小助手体验”、“社区一日岗位体验”等活动,辅助德育课程的开展和实施。学校每天的“感动你我他宣传栏”、“心连心校园广播站”、“感恩墙”呈现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目前,学校正在积极构建“尚德”文化,让学校师生在浓厚的“尚德”文化中,荡涤自己的心灵。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学校?在高青县中心路小学,这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回答。 近年来,学校被评为“淄博市首批普通中小学德育活动品牌”、“淄博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淄博市创新教育先进集体”、“淄博市最具影响力学校”,《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与人文素养培植实验研究》被立项为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学生素养有了“校园吉尼斯” 走进青城镇中心小学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对面墙上醒目的“校园吉尼斯”五个大字,墙壁上展现了各类“校园吉尼斯”项目及获奖学生照片。“校园吉尼斯”活动拥有60多个项目,涵盖了竞技运动、智慧比拼、形体舞蹈、电脑绘画、书法美术等诸多内容。每学期一次的“校园吉尼斯”活动,几乎是人人参与、个个展现,已有200余人次创造了“校园吉尼斯”记录。 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学校每学期坚持开展“文明之星”、“礼仪之星”、“学习之星”、“运动之星”、“劳动之星”等20项学生明星评选。校长段立明认为,“学校在培养学生基本素养方面,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综合发展,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学校从2011年9月开始,在“校园吉尼斯”活动中增设了学生素养的评比项目。 每个学期“校园吉尼斯”活动开展时,学生都会自己报名,然后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训练。为了摘得奖项,他们刻苦训练、积极备战,在操场上、树荫下,处处都能看到他们互相竞技的身影。获得“校园吉尼斯”的冠军后,学生还要继续努力,等待下一次活动中,其他学生的挑战。 围绕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高青县的其他学校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作法,如花沟初中的“砺学教育”、樊林初中的“课程超市”、高青二中的“合研共学”、赵店初中的“三级反馈”,等等。高青县的教育人,正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为他们的快乐成长、健康发展、幸福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路行走一路歌”,相信高青教育的坚守,必然能迎来灿烂的明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