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淄博市教育局 2022年工作要点
索引号: 11370300004224677M/2022-5300729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12-01 发布机构: 淄博市教育局

淄博市教育局 2022年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22-12-01
  • 字号:
  • |
  • 打印

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完整、准确、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聚焦建设淄博特色高质量教育体系,聚力实施十二大教育品质提升行动扬优势、求突破、抓落实、争一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实施党建示范引领行动

1.健全完善党建工作领导机制。严格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入实施高校党委书记抓党建突破项目、高校党建“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按照“成熟一个、调整一个”原则,实行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选好配强学校领导班子建立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

2.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积极开展“述学评学”“四级联学”活动,不断提高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定期专题研究、分析研判、督导检查、报告通报、舆情监管等工作制度,加强高校意识形态责任督导。积极做好抵制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做好教育新闻发布、教育政策解读和教育舆情引导,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加强和规范教育系统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4.高质量推进“党建+业务”融合互促。深入实施“支部建在级部”“党小组建在备课组”,开展“一校一品”建设,全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党建品牌。健全党员积分量化管理,深入开展党支部评星定级和“党建示范点”“红旗党支部”创建评选。建立领导干部“双联”工作机制,开展“三亮三比”活动,全面推行党支部实训党课。

5.从严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建立教育系统内部巡察机制开展市直教育系统内部巡察,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驰而不息整治“四风”。持续开展党组织书记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述职评议,把考核评议结果作为评先树优、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实施育人品质提升行动

6.提升德育实效。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培育一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德育示范引领学校。建设优秀思政课教师库、思政课优秀传统和革命文化实践教育基地,推进“同城大课堂”项目,打造一批思政“金课”。组织编写爱国尚武精神教育读本,用好《齐国故事—齐文化普及读物》,将齐文化教育和市情教育有机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完善家校共育平台,开通网上家长学校,提升家校协同育人效。

7.深化课程课堂改革。健全教学视导与规范办学行为督查相结合的课程实施监管机制,抓实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强化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探索开展跨学科学习。开展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探索教学组织方式重构,加大学习方法指导研究力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打造“低负高效”课堂。

8.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健全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和“运动参与+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技能测试”评价方式,推动小、初、高一体化体育分项教学改革,加强体育课程和“项目超市”建设,深化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规范组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班班达标活动。体教融合携手推动市、县、校三级竞训体系,启动首届中小学生体育节,推动游泳项目普及,做好省第十五届学运会备战和承办工作。推动初高中一体化军训常态化开展,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和爱国尚武精神培育工作。

9.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健全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和“过程性评价+专项测试”评价方式。深入推进学校美育教学改革,推广《学科美育指引》,扎实推进学科美育建设。加强美育特色校、书法特色校和校外美育实践基地新评、复评和动态管理,举办淄博市第二十四届中小学生“百灵”艺术节,系统推进中小学审美实践活动开展,全面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10.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印发《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一课三单”落实机制。指导学校每学期开展2次以上劳动主题教育活动每所学校至少建成1个相对固定的劳动实践基地。打造30所劳动教育示范校,评选30个劳动教育典型案例,争创劳动教育省级实验区。开展“布谷”科技节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新命名一批市级研学基地,创建省级研学基地评选精品研学课程。

三、实施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区)创建行动

11.加快扩增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实施“十四五”学前教育提升行动,落实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规划,构建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全过程闭环管理长效机制,新建城镇居住区配套园优先举办为公办园。新改扩建幼儿园42处,招聘公办幼儿教师800人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5%以上。

12.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优质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健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投入和成本分担机制,落实生均财政经费补助政策,及时足额拨付,80%以上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提高兜底保障水平,引导举办者将民办幼儿园教师各项待遇落到实处,畅通民办幼儿园转型发展和退出机制。

13.提升学前教育整体水平。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教育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全面推行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实施城区优质园和农村薄弱园“结对帮扶”行动省级一类以上幼儿园达到60%以上。整体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形成省、市两级实验区和省、市、区三级试点园(校)的工作格局。力争2个区县达到国家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标准。

四、实施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创建行动

14.实施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提升行动。启动27所老城区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工程,推进教育教学设施和教学仪器设备提档升级。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体育艺术专任教师数等达到规定标准。深入实施强镇筑基行动,做强镇驻地教育资源,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一体化发展。

15.加快化解城区“大校额”问题。新改扩建中小学9所,推动中心城区昌国中学、西十二路学校、西十三路学校等规划建设,全力化解中心城区集聚效应造成的学位供需矛盾。力争2-3个区县达到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县创建标准。

16.提升特殊教育服务能力。制定市十四五特殊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和特殊教育学校评价标准,组建特殊教育指导专家团队,推动特教学校内涵发展。抓实随班就读实验区、实验校建设,探索建立普特融合协作机制,提升随便就读实施水平。关注“隐性残障”儿童,完善分层递进式送教上门管理网络。

五、实施优质特色高中创建行动

17.启动特色高中创建工作。完善省级特色高中创建重点辅导学校制度,力争创建5所以上省级特色高中。开展新一批市级学科基地评选,全市布点建设30个以上特色学科教室,力争每所高中学校至少建成1个特色学科教室。实施淄博二中、淄博五中、淄博六中、淄博七中、淄博十七中新改扩建工程。

18.实施高中教师导师制培养工程。引入北师大等知名高校高品质教育资源,围绕区域教育拔尖人才培养、高考备考能力提升和教师综合素质提升进行深度合作,以导师制培养方式,为高中学校培养一批骨干管理干部、骨干学科教师、骨干班主任。

19.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落实国家强基计划,建立衔接培养机制,构建1所领航高中+1所合作高校+N所参与高中“1+1+N”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畅通特殊禀赋学生成长通道。

六、实施职业教育创新高地建设行动

20.落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政策。成立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强化职业教育市域统筹,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区县政府政绩考核。健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落实职业院校五项办学自主权,优化职业院校教师薪酬分配机制。

21.深化职业教育育人机制改革。加快市属中职学校和4所区县中职学校新校建设,推进12个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1+N”合作发展机制,扩大市内中高职贯通培养规模,开展长学制贯通培养试点,支持高水平中职学校申办5年制高职教育。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认定20个市级产业学院,构建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举办全市第十三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参加国赛和省赛。办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22.支持驻淄高校提档升级。推进40个立项品牌专业建设。支持山东理工大学省市共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好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校区、青岛科技大学教科产融合基地、山东工艺美院产教融合基地建设和发展。支持淄博师专、淄博职业学院升格本科院校,筹建淄博东方科技学院(暂定名)。做好驻淄高校学生留淄就业创业奖励工作,持续提升高校毕业生留淄就业率。

七、实施教育队伍活力提升行动

23.全面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出台新修订《淄博市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淄博市中小学校长职级认定办法》。完善中小学校干管理体制,制定职级评审、任期考核、选拔任用、交流任职等系列配套文件,强化履职评价,形成科学办学治校激励机制和政策导向。

24.实施教师分级竞聘改革。全面落实教师分级竞聘上岗办法,强化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能力考评,在职称晋升、待遇收入等方面加大向班主任、一线教师倾斜力度。优化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统筹使用专业技术中、初级岗位。

25.实施教研员队伍任期制管理改革。选优配齐兼职教研员队伍,选调专业突出、学术诚信与职业道德高尚的兼职教研员充实教研员队伍。实施任期制管理,形成“优进优出,能上能下”的教研队伍良性发展机制。

26.健全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组织“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教师全员研修,分类开展校长、管理干部、教研员、学科教师、高层次人才培训班。启动新一轮“三名工程”遴选,推荐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及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建设工程人选。

27.优化教师轮岗交流机制。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探索市属学校教师“局管校聘”改革,深化教师资源跨区域、跨学校交流轮岗。组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齐鲁名师参与乡村教师培养培训,建成20个市级“名师乡村工作室”。

八、实施教育信息化赋能增效行动

28.深化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建设应用。完成云、网、端一体化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建设,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常态化应用,与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融合,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29.推进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建设教育专网,实现中小学固定宽带网络万兆到县、千兆到校、百兆到班,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建设数据化、浸润式、虚拟化、智能化的“能动课堂”,全市80%中小学达到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建设市、区县两级教育大数据中心,推动育人方式“精准滴灌”。

九、实施校园安全筑基固本行动

30.推动校园安防提质升级。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工作机制,建立校园风险闭环管控机制,实现安全管控“定人、定岗、定责、定考核”。开展校园安防“四个100%”回头看,积极推动新技术、新手段在校园安防中应用,促进校园安全智能化管理。探索在具备条件的城区学校推行学生“定制公交”服务。

31.抓实安全教育培训和隐患排查。发挥课堂主渠道和1530经常性教育提醒作用,利用学校安全风险防控平台分类加强安全知识线上培训。深化安全“六校长”工作,提升安全教育培训实效。坚持“四位一体”系统推进学校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全面落实“校长走流程”管理,探索引入第三方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全力消除隐患、解决问题。

十、实施学生健康关爱守护行动

32.实施师生心理健康守护工程。加快建设市、区(县)两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服务中心。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超过1000人学校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3.提升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水平。制定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落实方案,探索推进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建设,加大学校卫生室建设和专兼职校医配备力度。坚持多病共防,扎实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抓紧抓实抓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实施学生视力保护工程,落实近视防控30条措施,系统开展近视防控宣教活动。推动实施学校教室照明、课桌椅和作业本达标工程,改善学生视觉环境。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规范开展学生视力检测和数据上报、诊断分析、考核评估,力争学生总体近视率降低不少于1个百分点。

34.实施学生就餐质量提升工程。完成全部农村中小学校食堂建设任务,全市中小学校食堂全部达到规范化食堂标准。实施农村中小学午餐补贴,深入开展学校星级食堂创建,实现校园食品安全闭环管理,探索实施中央厨房供餐模式。

十一、实施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建设行动

35.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评价体系。完善对区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细则,引导各级政府科学高效履行教育职责。启动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项目,修订淄博市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探索普通高中学业质量增值评价适宜模型。调整中考考试科目,形成更中考方案。

36.深入开展中小学“双减”工作。建立作业统筹监管和激励约束机制。健全课后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和经费保障机制,优化提升课后服务内容,推动课后服务向午休、午餐托管服务延伸,实现课后服务与素质教育有机融合。建设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监管平台,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37.推行集团化办学改革。加大集团化办学典型案例推广力度,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完善支持保障政策,分批分类建设10个以上教育集团,培育形成一批新优质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构建满足人民“上好学”愿望的教育体系。

38.创新“引脑借智”深度合作机制。深化与国内知名院校、教育集团合作,全面优化教育发展顶层设计,整体提升全市教育发展品质。加大优质高端教育资源引进力度,建成投用国际化学校,满足人民群众教育多样化需求。

十二、实施教育保障提档升级行动

39.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力度。做好教育系统人员、日常运行经费及教育项目工程经费保障,确保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全市教育经费年度预算和决算编制审核,开展项目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教育经费监督管理,确保教育经费安全规范。

40.全面提升教研水平。组织第九届教科研优秀成果评选,推报全国、省第三届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印发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示范和实验校评估细则,开展“实体+网络”教研,建设有专业影响力的教研团队,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加强语言文字工作。

41.提升考试服务水平。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标准化考点建设中的应用,加强考试关键环节管理,确保考风考纪和考试秩序。深化春季高考改革,加强技能测试规范建设。

42.提升后勤服务水平。开展A级公寓创建,提高公寓服务保障水平。广泛开展绿色校园达标创建,优化学生学习生活校园环境。精准落实全学段国家、省、市资助政策,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实现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儿童关爱工作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