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山东理工大学校城融合赋能地方发展新模式
索引号: 11370300004224677M/2020-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0-11-28 发布机构: 淄博市教育局

山东理工大学校城融合赋能地方发展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0-11-28
  • 字号:
  • |
  • 打印

近年来,山东理工大学立足区域、贴近行业,坚持校城融合发展理念,与淄博市构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你我、共同发展”的融合发展机制,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校城融合发展新模式,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九大工程”为校城融合发展立梁架柱

2016年4月,山东理工大学与淄博市签订校城融合发展框架协议,全面开启学校和淄博市融合发展新篇章。围绕校城融合发展战略目标,设计实施“九大工程”:一是一流大学建设工程,举全市之力支持山东理工大学发展。二是学科产业对接工程,通过增设或调整专业方向,不断深化与淄博市产业全面对接。三是高端人才汇聚工程,发挥学校人才“桥头堡”作用,建立校城人才共享机制。四是新型智库建设工程,成立淄博发展研究院。五是产业升级助推工程,对化工、机械、建材、冶金、纺织等传统产业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六是创新平台培育工程,打造山东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鲁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七是鲁中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工程,打造“环理工大学创新带”,一期建设大红炉众创空间,二期建设齐创大厦、打造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三期建设齐鲁创新创业谷。八是文化名城建设工程,依托齐文化创新示范区,整合齐文化研究院、齐文化节、稷下学宫论坛等资源力量,打造齐文化品牌。九是国际合作拓展工程,发挥学校在国际交流方面的优势,吸引国际资源。

二、“建章立制”推动校城融合全面开展

为深入落实协议内容,双方联合成立由市长和校长担任组长的校城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建立战略对接机制,学校和淄博市分别将校城融合纳入各自发展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任务,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精心谋划校城融合发展;建立会商联络机制,经常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解决融合发展重大事项,部署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建立健全校城融合项目绩效考评机制,完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办法,定期对校城融合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调度,引入第三方独立开展绩效评估。建立“市-区(县)-企”三级工作体系从三个层面全面开展校城融合工作。第一个层面是分别与淄博市教育局、人社局、大数据局、体育局等部门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围绕基础教育、人才共建共享、智慧城市、医养健康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第二个层面是与淄博市所有区县签署合作协议,全面开展政产学研合作;第三个层面是高度重视与企业的合作,积极共建研发平台。

三、“省市共建”合力打造校城融合发展升级版

2020年6月9日,山东省教育厅与淄博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山东理工大学合作备忘录,这是省市联手支持山东理工大学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学校建设发展的重大机遇,在校城融合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省市共建”对校城融合发展的内涵进行了再升级,概括为“一机制”“一空间”“六平台”。“一机制”就是将学校与淄博市共建高层次人才共引共用机制进行到底。“一空间”就是由淄博市出资在校内建设“齐创大厦”,打造成为鲁中地区的小型“中关村”,成为鲁中地区的“创新引领者、资源整合者、价值创造者”,争创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六平台”就是支持学校建设高端智能装备技术研发平台、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平台、智慧农业创新平台、高端化工与新材料创新平台、齐文化协同创新平台、融合发展创新服务平台,设立“未来工厂”、中试基地等,有力支撑助力淄博市新旧动能转换创新与融合发展。

四、“一人双岗”实现校城融合发展新高度

山东理工大学创造性提出“就职理工、服务淄博”的理念,与淄博市大力共建人才共引共用机制。为落实好人才共引共用机制,学校推出“一人双岗”计划。“一人双岗”是指学校的博士及高层次人才要有两个岗:一个岗在学校,一个岗在企业。在企业的岗位为挂职“科技副总”。通过挂职“科技副总”岗位,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经营管理等工作,助推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发挥“纽带”作用,将企业的优质资源引入学校,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助力人才培养,推动产教融合。截至目前已聘请220多名高层次人才担任企业“科技副总”,计划5年内实现“千人千企”的校地融合大格局,着力构建校地人才共引共用长效机制。

五、“互赢共利”赋能校地高质量发展

自2016年以来,山东理工大学完成各类研发和改造项目850多项,在科研合作、人才共享等方面累计获得淄博市1.41亿元资金支持,助推学校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17年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位居全国高校榜首;成为全国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评省级大学科技园。与淄博市相关企业联合建立雷泽激光高端装备研究院、山博电机军用特种电机研究院等16个研发平台,有3项联合研发的科研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主动对接淄博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挂牌淄博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新增、优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等8个专业。在服务淄博的同时,学校面向山东,与国家级农高区——黄三角农高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东营市河口区共建黄河三角洲研究院,与烟台招远市加大力度建设招远工业技术研究院,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校地融合发展模式,吸引烟台、潍坊、泰安、河北唐山等校地来校交流学习校城融合发展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