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淄博市教育局2021年度建议提案办理总体情况
索引号: 11370300004224677M/2021-5193707 文号:
发文日期: 2021-10-12 发布机构: 淄博市教育局

淄博市教育局2021年度建议提案办理总体情况

发布日期:2021-10-12
  • 字号:
  • |
  • 打印

淄博市教育局

2021年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

办理工作总结

 

2021年,市教育局承办市人大代表建议37件、市政协委员提案50件,共计87件。代表委员们的建议提案都紧扣我市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前瞻性,字里行间充分体现了代表委员市教育工作的支持、帮助和厚爱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把办理工作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完善办理机制,增强办理实效,实现沟通率、办结率、满意率“三个100%”现将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升工作标准,高质量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一)统一思想认识,压压实责任。切实增强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责任感、自觉性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职能科室负专责”工作机制,召开局党组会专题研究建议提案办理工作,逐个明确建议提案的办理标准、程序、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建议提案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应、项项有落实与落实高质量发展“十二大攻坚行动”“全市重大民生实事”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活动”紧密结合,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与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结合“文章”,突出问题导向,强化专项分析、专题调研、专门沟通等办理环节的硬性要求,聚力提升建议提案办理实效性。

(二)强化办理措施,加强沟通协调。为确保办理质量,建立了“提案登记、领导审批、分类办理、定期催办、沟通协调、跟踪落实”六项管理措施,通过办前了解意图、办中沟通协商、办后跟踪回访,认真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确保没有沟通不答复沟通到位再答复,实现了“提”“办”双方的良性互动,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办法,切实有效推进问题解决,确保了建议提案答复落实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严格分类办理,提高落实质效。认真研究建议提案内容,分类梳理出“已经落实、正在落实、需在今后工作中落实”等事项。凡是已经解决的问题,及时与代表委员沟通,做好问题解决措施和成效的汇报;正在落实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落实方案和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决;对暂时不能解决、需在今后工作中落实的问题,纳入工作规划,研究措施,逐步解决;对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指导性的意见建议,积极吸收采纳,为提高教育规划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供了借鉴帮助。

(四)规范办理流程,确保效果质量。加强建议提案办理全程督办,分别在办理前、办理中、答复前三次专题集中调度,确保办理工作高效有序。严把“承办人员拟稿关、科室负责人审核关、办公室文字审核关、分管领导审批关和局主要负责同志签发关”五个关口,确保建议提案答复事实准确、内容完整、文字精炼、语气诚恳、格式规范。

二、充分采纳吸收建议提案,加力提升全市教育发展质量与服务水平

代表委员们建议提案,主要聚焦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家校共育实效提升等方面。办理过程中,市教育局以增强建议提案办理实效为目标,以推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破解教育发展难点热点问题为导向,积极与代表委员共商共研,认真做好各项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一)关于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崔文姝代表提出的《关于市属部分幼儿园搬迁后老园舍继续作为公办幼儿园使用的建议》李美英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提案》、孙娟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小区配套幼儿园普惠治理整顿过程中配套政策落实的提案》张剑委员提出的《关于建立“返乡儿童”教育、抚养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议》李杰委员提出的《关于在幼儿园建立幼儿心理养育基地的建议》王济雨委员提出的《做好婴幼儿托管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提案》陶志民委员提出的《关于适龄儿童入园难、入园贵、放学早的建议》等,切中学前教育发展关键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针对性、操作性都很强。

1.持续扩增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快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城镇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配合住建等部门切实将城镇居住区教育配套设施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加快落实《淄博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2019-2030年)》,加大幼儿园建设力度。2021年全市计划投资7.38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3处,已全部开工,完工43处,完成投资5.02亿元。张店区政府、市城市资产运营公司协同推进市齐盛、市柳泉、市汇英、市齐丰幼儿园新园建设,市齐丰幼儿园新园建成投用。今年秋季开学,全市新开公办园共37处,增加小班公办学位4200个,其中,张店区新增公办园11处,城区公办园达到24处,小班公办学位达到3200个,中心城区“入公办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2.全面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幼儿园教职工师德考核制度,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幼儿园及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强化先进典型正向引领,加大违反师德行为查处力度。加大教师配备补充力度,全市共核定幼儿园人员控制总量编制8021个,2021年招聘855名,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师资保障。建立“优培”制度,新进教师在优质公办园跟岗学习锻炼1至2年后再补充到镇、村幼儿园,优先满足城区公办园和镇(街道)中心园师资需求。健全完善园长、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有计划分层次对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进行岗位和专业培训,整体提升教师履职尽责能力。健全幼儿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将保险缴纳情况作为对幼儿园分类认定的一票否决项,推动办园主体落实教师待遇。

3.聚力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落实《山东省幼儿园分类认定标准评估细则》,对符合2021年省级示范幼儿园新申报和复评认定范围的幼儿园进行评估认定,118处复评幼儿园、28处新申报幼儿园达到省级示范幼儿园复核标准。落实《关于推进淄博市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全市幼儿园全部纳入共同体发展模式,以省级游戏试验区、试验园为主建立游戏版块共同体为突破口,全力提升222个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水平。对照《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立健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体系,开展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专项治理,加大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园本教研力度,切实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二)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彭希辉代表提出的《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张家顺代表提出的《关于在我市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的建议》、刘霞代表提出的《关于创建淄博市中小学线上教育平台推动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建议》、刘艳玲代表提出的《关于对沂源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行扶持的建议》、齐昌成委员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黄艳萍委员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完善大学城(北郊镇)教育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全市义务教育发展实际,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1.加快完善10-15分钟“上学圈”。切实增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重点考虑学校服务半径、10—15分钟城市居民生活圈及人口流动情况等因素,健全完善中小学大班额防控及监测长效机制,科学制定了“十四五”期间分年度学校布局、建设方案,确定“十四五”期间新改扩建中小学55所,增加学位9万个以上。2021年,全市计划新改扩建中小学22所,目前,已开工19所,完工15所,其他三所学校将于10月份开工。

2.加快推进“家门口的好学校建设”计划。印发《淄博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实施方案》,指导区县聚焦大校额瓶颈问题化解、办学条件提档升级、教育质量提升实施专项整治,全力做好省级评估准备工作。扎实开展强镇筑基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淄川区昆仑镇、周村区王村镇、临淄区敬仲镇、桓台县果里镇等4个镇入选省级强镇筑基教育改革试点镇,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投资1.98亿元,在484所学校建设云、网、端一体化“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农村孩子享有城区优质教育服务。

3.抓牢抓实中小学“双减”工作。全市429所义务段学校全部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参加课后延时服务学生34万余人,占在校生总数的92.4%,实现全覆盖、全接纳、零拒绝,真正做到解民忧、纾民困。淄博日报、大众日报、央视新闻给予重点报道,省政府王心福副省长作出批示,充分肯定我市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全市健全市、县、校三级作业管理落实保障机制,中小学均建立了级部统筹作业总量的机制,实施“互联网+环境下优化中小学作业设计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全面实行弹性作业制度,切实做到减量增质、减负增效。印发《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全面整治无证无照办学,共查处224家、取缔120家,切实规范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下发暑期学科类培训机构停止培训通知并开展督查,全市726家学科类机构按要求全部实现停课。

(三)关于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孙月飞代表提出的《关于防止我市高中优质生源流失的建议》,高虹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建议》,孙斌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大高中阶段教育入学比例提高市民素质的建议》等,高度关注我市高中教育提质扩优,提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见建议。

1.加快提升高中学校办学条件。2021年,聚焦人民群众优质高中教育需求,全力提升淄博五中、淄博十七中、淄博十八中、淄博齐盛高中、淄博二中5所市属学校办学条件。目前,淄博五中、十八中、齐盛高中新改扩建项目已投入使用,淄博十七中迁建项目已进入招标程序,淄博二中办学定位调整为全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美达菲教育集团、华师大基础教育集团引进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成立了淄博国际化学校建设工作专班,确定了投资方和建设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加快扩增。

2.加快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组织33所普通高中编制第二轮自主发展规划,积极推动每所高中学校找准方向、聚力攻坚、实现突破。组织以规划实施、满意度测评、教育质量为主要指标的年度考核评价,积极推动各高中学校办学质量与水平上升。实施“强基计划”,重点高中与初中学校联合,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学校与社会力量结合的多元协同培养机制,加强学科特殊禀赋学生早发现、早培养工作。淄博实验中学与淄博齐盛高级中学集团办学扎实推进。

3.加快推动新高考改革。成立高考备考领导小组,邀请高考评价体系研究专家来淄开展针对性培训,指导各高中学校落实好选课走班、职业生涯规划和自主招生等工作,统筹落实高考综合改革各项攻坚任务。我市夏季高考上线人数和高分人数大幅提升,重本线上线万人比高出全省平均值12.87个百分点,全省前50名、100名、200名入闱人数均占10%,淄博实验中学4名学生进入全省前50名,位居全省学校第一。

)关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等教育校城融合发展民进淄博市委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建议》、市工商联提出的《关于加大淄博招才引才留才力度的建议》、薛华代表提出的《关于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助力人工智能赋能“四强”企业的建议》、李全用委员提出的《关于从大学阶段开始吸引培养人才的建议》、邵方新委员提出的《关于尽快提升我市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的建议》、孙泽青委员提出的《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等,对我市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1.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加快落实《淄博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33项重点任务,修订完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指导意见。2020年争取职业教育政府债券11.58亿元,争取省级以上奖补资金1.1亿元,支持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改善工程,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设立市、区县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建立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成本补偿机制,2020年完成市级预算500万元,2021年部分区县相继设立专项资金。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一期工程完工,二期工程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审核同意。支持淄博职业学院国家双高建设,3所高职院校的3个专业群立项全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承办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4个赛项,获得6个一等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高职组第一名。8个教师团队省教育厅推荐参评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前列。职业院校混改项目实现破题,举办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会暨签约仪式,校企共建13个二级产业学院。全市职业院校与近1500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拥有28个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0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每年为合作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2000余人。

2.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校城融合发展。深入推进驻淄高校专业设置调整优化,遴选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技术应用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等20个首批淄博市品牌专业重点建设累计给予3550万元的支持奖励。深度对接我市产业发展,2021年驻淄高校共新增专业42个,新增招生计划2673人,调整专业44个,招生计划5598人。全力支持山东理工大学省市共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起草完成了四方共建山东理工大学华为云学院暨淄博电子信息产业学院协议书。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校区运行顺畅,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等4个学院入驻,学生达到4100人,以淄博校区为主接受教育部本科院校评估。青岛科技大学产教融合基地(淄博校区)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产教融合基地(淄博校区)设计方案正进一步完善修改,土地手续正在办理中。

3.着力提升驻淄高校毕业留淄率。制定留淄率工作责任机制,明确各驻淄高校留淄就业率工作分管领导、负责处室、负责人及具体工作措施。市属4所高校分别制定《留淄率考核激励办法》,实行职业导师联系毕业班制度。制定出台我市“人才储备工程实施办法”,开展驻淄高校毕业生“留淄体验日”活动,组织规模以上企业与高校签订人才信用合同,对筛选的学生给予一定资金补贴。完成驻淄高校在校生11万人、淄博籍大学生数据9万人信息入库,并及时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今年全市共提供21477个专科以上就业岗位。开展“名校人才特招行动”定向扩招,将山东理工大学40个特色优势专业硕士研究生纳入“淄博-名校人才特招行动”定向特招范围。截至8月,驻淄高校留淄人数8088人,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人数的96%。其中,山东理工大学毕业生留淄人数2069人创历史新高,较2020年增长43.2%。

)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王剑萍代表提出的《关于落实中发〔2018〕4号文件 允许师范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小学教师职位》的建议、段岩霞代表提出的《关于尽快制定并出台我市中小学(含中职学校)正高级和副高级教师破格申报政策或指导条件的建议》、王聿发代表提出的《关于淄博市做好定向委托培养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建议》、耿颖杰代表提出的《关于实行我市基层中小学职称直评制度的建议》、翟爱娟代表提出的《关于建立幼儿园班级管理团队激励机制的建议》、冯延宾委员提出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优化教育教学环境的提案》等,为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出了好的意见建议

1.加快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统筹考虑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等因素,切实做到有编即补、应招尽招,共补充教师1928名。全面落实“淄博人才金政37条”,组织全市教育系统赴东北师大陕西师大、华中师大、南京师大、华东大开展2021年校园招聘教育专场招聘活动,共签约181人,其中硕士154人,本科27人。组织市属幼儿园公开招聘教师工作,设置104个岗位计划面向社会招聘优秀教师。加强公费师范生管理,上报2021年部属公费师范生需求计划446个,省属公费师范生计划240个。组织参加第二届山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勇夺五个组别的两个第一,获奖数量和质量居全省第一。5人被省推荐参评长江系列海外人才专项计划、重点人才工程教学名师,23人入选省第十批省特级教师,入选率超过全省平均比率32%,位列全省第二。

2.优化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严格教师职称评审程序,高质量完成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申报2195人,评审通过1536人完成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评审,申报41人,评审通过22人;完成基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申报467人,评审通过256人;完成基层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申报31人,评审通过16人;完成中等职业学校高级讲师职称评审,申报60人,评审通过54人;完成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讲师职称评审,申报4人,评审通过1人。出台《淄博市教育系统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竞聘指导意见》,完善分级聘任工作机制,在全市教育系统推广“动态管理”“能上能下”岗位聘用机制,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3.全力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2020年,全市招聘中小学教师2031名,优先保障乡村学校突出学校紧缺学科需求423名分配到乡村学校任教,有效补充了乡村学校短缺学科教师。2020年、2021年毕业的183名省属公费师范生全部分配到农村学校。在全市推广乡村学校新教师在城区优质学校优培”两年后再返岗的做法,提高新教师工作能力水平。2014年至2021年,全市12975名校长教师参与交流轮岗,超过省定10%的交流比例。全市15748名符合条件的村教师乡镇补贴全部按照省定标准发放到位。乡村学校全部落实每年免费健康体检制度。全市共设立80个乡村特级教师岗位,面向区县中小学教师公开选聘了77人。深入实施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年均培训乡村紧缺学科教师500余人,培训乡村幼儿园园长、小学校长近200人。

)关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致公党淄博市委、孙月飞、刘霞、崔瑛、李庆文、刘绍华、马金秀、牛敬业、彭希辉、王明光、翟爱娟、郝博、周海波、寇祖伟、李杰、尹西会、姜红、宋道春、王海波、章广涛、李寅萍、张俊杰耿颖杰、李少华、王敏、肖燕等代表委员紧紧围绕素质教育、校园安全、学生身心健康、家校共育等提出了建议。

1.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不断增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延伸到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推进德育体系和德育品牌建设,10个案例分别入选全国、全省首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实施思政课“双协同双提升”工程,组织2021年“淄博学校思政教师年度人物”“驻淄高校思政教师年度人物”“驻淄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深化“五个一批”项目库建设,统筹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7项思政教改项目获省级立项,3名优秀教师入选“山东学校思政课教师(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夺得第二届山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学思想政治组一等奖第一名。

2.体育美育成效显著。制定《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体育教学质量提升、体育强基、体育训练竞赛提质等六大工程,举办淄博市十七届中学生运动会。依托淄博柳泉中学成立淄博市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中心,完善市、区县、学校三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体系,建立“运动参与+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技能测试”的体育中考机制,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再夺全省第一名。7个单位和个人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获选名单,全省占比25.9%。新增55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9所幼儿园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示范园。斩获全国中学生运动会8枚金牌,位列全省第一。从临淄区遄台小学成长起来的杨浚瑄获得东京奥运会一金一银两块奖牌,实现了淄博选手参加奥运会的历史突破。成功举办全市第二十三届“百灵”艺术节,组织全市中小学庆祝建党100周年艺术展演和艺术教育成果展,得到社会一致好评。

3.劳动教育加快普及。在全省率先发布《淄博市中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指导清单》,将家庭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成省首批研学旅行基地复评、省市第三批研学旅行基地和课程遴选,编制研学旅行手册2.0版,全力打造具有淄博特色的社会劳动实践教育模式。今年五一期间,新华网推介了上海、浙江等五个地区劳动教育典型做法,我市成为唯一被推介的地级市。

4.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日趋完善。全市444所学校建立了学生心理辅导室,304所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66所学校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类学校课程。组建中小学生心理援助支持小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七个一”活动,省教育厅予以推广。制定《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的意见〉重点任务台账》,明确了未来三年我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宣传普及体系、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和组织保障体系的发展目标。6月,联合市文明办、政法委、卫健委、公安局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若干措施》,建立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与精神障碍协作机制。5月至6月全市中小学校(含中职)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学校参与率和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5.家校共育实效不断提升。推动家庭教育协同化,初步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家校共育服务网络。全市实现家长学校建校率城市学校90%、农村学校80%的目标,97%的学校为家长提供了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覆盖家长53.5万人次。遴选出32所市级首批优秀家长学校。临淄、桓台、高青、周村、沂源5个区县被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确定为家长学校建设示范基地。遴选第二批“淄博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170名、志愿者200名,成立“淄博市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开展2021年度淄博市家庭教育大讲堂“千场巡讲”活动,家校共育实效进一步提升。

6.校园安全稳定得到切实维护。健全完善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体系。成立了教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9个专业工作组,分别由业务分管领导任组长,对分管领域的安全工作具体负责。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封闭化管理、视频监控和一键报警联网及“护学岗”建设,全市1260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安装了一键报警装置、重点部位监控实现全覆盖,全市校园安防建设“四个100%”达标完成情况位居全省各市前列。推动学校保安队伍年轻化、职业化、规范化建设,上半年累计投入安保专项经费4200余万元。全面强化隐患排查,累计发现问题隐患580余条,已全部整改完成。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机制,今年以来开展专题知识讲座1200余场次,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和紧急避险实践锻炼2000余场次,完成网上安全教育授课7.6万节,训练学生达到276余万人次,发布各类安全提醒23万余条,切实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

三、持续放大建议提案办理实效,全面激发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市教育局将进一步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境界站位,转变理念思路,提高工作标准,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推进代表委员建议提案落实,全力推进全市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全力提升教育质量。持续加大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力度,抢抓项目施工黄金期,一事一议、精准施策,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全力推动各个项目取得新突破,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夯实德育基础,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固本,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幼儿园招生制度改革,推行“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提升学前教育发展品质。创新推进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完善强校带弱校、城乡对口帮扶等办学机制,共同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水平。探索优质高中集团化办学模式,争创省级特色高中。健全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提升“家校共育”水平。积极引进培育高端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教育需求。

全面推进产教融合。统筹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二期工程建设,全面落实《淄博市职业院校五项办学自主权实施细则》《淄博市职业院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激发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热情,推动职业院校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提升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全力支持驻淄各高校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协调做好山东工艺美院淄博产教融合基地、青岛科技大学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规划建设和合作办学相关工作,加快构建与淄博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完善政府教育履职评价办法,制定符合淄博实际的各学段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健全教师教书育人评价指标,深化考试评价和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构建学生综合评价模型,加快形成具有时代特征、淄博特色、体现先进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以评价改革撬动育人之变。持续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完善中小学教师分级聘任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育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全面加强教育保障。全面落实全学段资助政策,完善控辍保学信息库和动态监测机制,巩固控辍保学成果。做好教师招聘和大学生招引工作,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强化教师队伍培养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教育民生关切,拿出务实举措,及时帮助人民群众解忧纾困,聚力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严格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和“大快严”等专项活动,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