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校城融合现状及提高人才留淄率的建议
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1301315
建议人:
主办单位: 淄博市教育局
答复时间: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关于我市校城融合现状及

提高人才留淄率的建议

 

背景及问题分析

2016年,淄博市与山东理工大学共同签订了《淄博市人民政府-山东理工大学校城融合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要立足淄博转型发展实际,着眼山东理工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目标,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全面深化合作,共同打造校城融合发展,明确了共建一流大学、学科产业对接、汇聚高端人才、建设新型智库、助推产业升级、培育创新平台、建设鲁中创业创新中心、共建文化名城、拓展国际合作等重点合作事项。

2019年,淄博市下发了《淄博市驻淄高校2019年推进校城融合发展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其中,山东理工大学共涉及10项重点工作任务,包括规划建设齐创大厦,推动淄博市、山东理工大学和京东集团战略合作,建设共享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等。齐鲁医药学院包含了9项重点工作任务,包括建设齐鲁医药学院创新创业产业园、智慧临床技能中心、医学考试中心等。另外,淄博职业学院、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山东水利技师学院分别有6项重点工作任务,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淄博市技师学院,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分别有5项重点工作任务。

    从2019年开始,为加强科研人员与企业交流合作,提高科研服务水平,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和研发实力,山东理工大学提出“一人双岗”计划,企业与学校协商,聘任部分博士、教授挂职担任企业的“科技副总”。自“一人双岗”计划提出以来,山东理工大学已在淄博市8个区县落地实施、布点开花,越来越多的博士及高层次人才挂职企业“科技副总”,直接服务地方企业超300家。 2019年12月,被称为“淄博人才金政37条”的《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引才用才工作的若干措施》正式出台,提出了设立招才引智“伯乐奖”“亲情奖”,启动了百名博士、千名硕士、十万大学生集聚计划,实施了名校人才特招行动等一系列创新性政策点,并提出了驻淄高校全日制学士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到我市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职工作的,按每人5000元标准给予用人单位一次性支持。2020年淄博市发布《关于建设多彩活力的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25条政策措施》,包括建设淄博“青年驿站”、 打造淄博“青年会客厅”、建立青年流动平台、设立“淄博青年月”、推出“齐青卡”、建立荣誉激励制度、支持青年参政议政等,25条重磅措施支持更多青年人在淄博成就事业、快乐生活。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截至2021年12月31日,驻淄高校毕业生留淄人数达到9485人,比2020年增加1633人,增幅20.8%;留淄率达到36.5%,比2020年提高10.5个百分点。2021年留淄人数较前几年相比出现大幅度增长,喜人的数字意味着驻淄高校毕业生平均每3人就有1人选择留在淄博生活就业、创业发展。在留淄毕业生中,山东理工大学毕业生留淄人数为1927人,留淄人数比去年增加489人,留淄率达到25%,比去年提升了9个百分点;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毕业生留淄人数增加261人,留淄率达到51.9%;淄博技师学院毕业生留淄人数为2350人,留淄率达到93%;淄博职业学院毕业生留淄人数为2407人,留淄率达到37.61%,越来越多的驻淄高校毕业生愿意留在淄博生活就业、创业发展。

自实施校城融合以来,在校城融合项目、平台建设、“一人双岗”计划、与政府企业共建研发机构、推进区县校城的深度融合、贯彻落实国家重大重点战略等多方面实现了校城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了院校学科专业与人才优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实现了相互赋能,相互成就,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高素质人才留淄率依然偏低。为更好地服务淄博转型发展、加速崛起,为建设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为加速淄博市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山东理工大学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目前驻淄高校留淄毕业生中,山东理工大学毕业生的留淄率最低,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留淄对策研究,持续提升高素质人才的留淄率。

二是专业融合与学生融合有所欠缺。目前淄博校城融合还在不断深化和推进中,在很多方面、很多领域起了较好效果,但更多的是科研方面的融合,学科专业的融合和专业学生的融合依旧比较欠缺,需要深入推进校城融合下的企专、企生融合,对于专业而言,通过企专、企生融合,学生可以到企业社会实践、实习等,对于企业而言,可以更好的招揽人才,留住毕业生,对于淄博市而言可以更好地提高人才留淄率。

三是校城融合有待深化落实。近几年校城融合遍地开花,如火如荼,发展势头强劲,尤其在校城融合项目、平台建设、“一人双岗”计划、与政府企业共建研发机构等方面,但融合实效亟待深化落实,需严把项目实效,不能为了项目而项目,不能为了平台而平台,不能为了科技副总而科技副总,不能停留在融合表面上,需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把学生参与与受益作为重点,把落脚点放在学生层面上,以更好地培养人才和招揽人才,提高人才留淄率。

建议

一、构建院校学生参与的校城融合机制。紧扣学为中心、产出导向,把学生参与与受益作为校城融合必备项;基于校城融合,由淄博市相关单位向社会征集意向企业,由企业提出合作意向专业,意向企业与院校相关专业实现对接,签有关协议,专业学生到企业开展实习实践等,企业专家到校开展专业讲座和报告等,宣传企业,学生了解企业、融入企业,构建学生参与的校城融合机制,提升留淄率。

二、建立以院校学生为主体的校城融合新模式。改变校城融合主体对象,打造院校学生为主体,指导教师、企业人员共同参与指导的校城融合创新创业项目,校企共同设立校城融合创新创业项目,由学生自主申请,通过开展校城融合创新创业项目,提升院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增进校企关系、学企关系,使学生了解企业、热爱企业,最终留在企业,提升留淄率。

三、优化校城融合实效考评。在校城融合项目、平台建设、“一人双岗”计划、与政府企业共建研发机构等方面加强校城融合实效考评,避免蜻蜓点水似的项目、平台等布点方式,避免只求一时,不顾长远,避免重立项,轻结项,实效考评要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要把学生参与与受益作为重点考评,要通过考评来促进校城融合的学生融入度,吸引更多的人才留淄,提升留淄率。

四、成立淄博大学生联盟。在校城融合模式下,成立淄博大学生联盟,院校、企业、市直机关等加入联盟,确定会员单位及负责人,可由院校和市直机关负责人担任联盟主席、大学生担任副主席,在联盟下开展各项工作,让大学生深度融入淄博,使大学生与企业、市直机关负责人等直接对话,定期召开联盟会议或论坛,反映学生诉求,倾听学生心生,统筹推进大学生在淄博的创新创业就业,打破大学生、学校、企业、市机关、社会之间的壁垒,提升留淄率。

 

 

 

A类)

 

 

 

 

 

 

  淄教办字〔202266                 签发人:孙英涛

 

 

对市政协十次会议委员

1301315号提案的答复

 

李宏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我市校城融合现状及提高人才留淄率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所提建议可以看出,您对我市校城融合和人才集聚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思考年来,市教育局承袭齐文化“尊贤尚功”“以人为本”的优秀传统,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在市委人才办等部门领导指导下坚持有解思维,创新举措、再造流程,强化政策效能叠加,全市留淄率实现大提升,留淄人才质量明显提高,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就主要工作成效和您提出的几点建议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我市有各类驻淄高校10所,每年毕业生大约3.89万人,其中淄博籍毕业生大约6980人,占比18%。2021年10所驻淄高校留淄人数达到9071人,比2020年增加1219人,留淄人数同比增长16.8%,比2020年增幅提升了11.6个百分点;留淄率达35.3%,比2020年提升9.2个百分点。2022年,截止到7月1日,10所驻淄高校留淄人数达到7650人,留淄人数同比下降1.3%,在新冠疫情不利因素影响以及就业压力增大下,我市驻淄高校留淄人数仍实现了与上年基本持平。

    分析2021年我市驻淄高校留淄工作,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是驻淄重点高校留淄人数和留淄率创历史新高。山东理工大学留淄人数达到1938人,留淄人数比去年增加530人,留淄率达到25%,比去年提升了9个百分点,4个山东理工大学毕业生就有1个选择留在淄博,为全市留淄率的提升起到了重要拉动作用。二是留淄人才质量有较大提升。山东理工大学2021年留淄毕业生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达到193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150人,本科1780人,占全市留淄总人数的21.3%,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比去年增加501人,占全市新增人数的41.1%以上,留淄人才结构明显优化。三是与淄博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技能人才留淄率持续保持高位提升。山东水利技师学院留淄率达到51.9%,留淄人数增加261人,留淄人数同比提升68.3%;淄博技师学院留淄率达到93%,留淄人数达到2350人,留淄率提升4.81个百分点。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提升淄博本地学生录比例。针对本地学生毕业后愿意留在当地工作的实际,我局积极落实全市人才工作会工作部署,加大对上争取力度,驻淄博高职院校增加了本地生源比例贯通分段培养专业8个,增加招生计划640人。将原本面向全省的“五年一贯制”高职计划300人招本地生源,调整招生办法措施,加大对本地生源的宣传引导,吸引了更多淄博籍生源报考,有效提高淄博籍学生录取率,使更多的淄博籍毕业生留在家乡。

    2.加快推进产教深入融合,实施驻淄高校提质培优计划。落实“人才兴淄”工作要求,以省市共建山东理工大学为契机,引领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支持齐鲁医药学院、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推进学校分类特色发展。实施驻淄高校专业调整优化机制,围绕我市“四强”重点产业,2021年驻淄高校共新增专业42个,调整专业44个。加快建设驻淄高校高水平专业群,提升留淄人才服务城市转型升级能力对标城市转型升级需要,择优遴选山东理工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40个专业为“四个一批”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培育办学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积极为淄博转型发展服务。通过积极调整优化高校专业设置,与全市产业发展更加融合,为更多高校毕业生留淄创业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

    3.建立职业指导师制度,引导驻淄高校毕业生留淄就业创业。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师作用,在驻淄高校选聘职业指导师323人,实现毕业班全覆盖,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积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服务,2021年全市为驻淄高校毕业生提供了21477个“专”“本”“硕”“博”人才需求岗位和淄博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支持政策汇编等信息,积极主动引导毕业生留在淄博就业创业。

    4.建立督导机制,推动留淄率工作措施落地落实。建立留淄率动态分析和调度机制,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分析”,建立任务台账和路线图,明确任务目标,分类施策。完成驻淄高校毕业生11万人信息入库,对毕业生留淄人员情况进行逐人、逐项、逐类大数据分析,做到数据全面、可信和可复核。加强留淄率目标任务专项督查,督查结果纳入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等考核,指导高校制定《留淄率考核激励办法》,以考核和激励双引擎,调动起高校抓留淄率的主动性。

    5.建立考核奖励机制,激发高校提升留淄率的积极性。新增绩效工资与留淄率挂钩,把留淄率完成情况纳入市属高校绩效考核、薪酬制度改革等督导检查和评价范畴,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其它驻淄高校留淄就业率完成情况和校城融合奖励资金、驻淄高校“四个一批”品牌专业遴选评审和考核等项目挂钩,推动驻淄高校留淄率整体持续提升。今年,又将进一步出台激励高校提升留淄率的新政策,设立“驻淄高校留淄奖”以各驻淄院校近2年毕业生平均留淄率为基数,分别确定各驻淄院校留淄目标值,每增加2个百分点,按照按照增量生均本专科(技师)、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每人1000元、2000元、4000元给予驻淄高校学生就业部门专项支持。

    6.加强留淄政策宣传,展现“淄博魅力”,释放“淄博温度”。为了让驻淄高校学生了解淄博,热爱淄博,每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大班子领导都要到各高校做形势报告,对淄博进行宣传推介。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采取抖音等新媒体形式,开展优秀典型案例展播,加强淄博“五好”城市和留淄人才政策的宣传力度,让高校毕业生充分感受淄博城市魅力和未来发展潜力,增强留淄发展信心。强化数字赋能,实现“淄博大学生卡”电子通证发放,让大学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淄博温度”,潜移默化的喜欢上这座城市,留在淄博创业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大市委、市政府“人才金政37条”“建设多彩活力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25条”“五好”城市等政策实施力度,让驻淄高校毕业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不断提升淄博城市品质,让城市魅力逐渐彰显,城市活力不断增强,城市发展的愿景越来越好,使越来越多的驻淄高校毕业生愿意留在淄博生活就业、创业发展。

    2.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人才战略决策部署,积极应对疫情负面影响,坚持有解思维,采取加大本地生源录取比例,加强毕业生就业引导,建立留淄率动态分析调度机制,实施驻淄高校专业调整优化,健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加强校企合作等一系列措施提升留淄率,保证了驻淄高校留淄人数不断增加,质量持续提升。

    3.加大大学生留淄体验力度。为市内外高校在校大专以上大学生办理“淄博大学生卡”电子通证,在淄期间可享受全市部分收费旅游景区免门票优惠,乘坐市内公交车免费等政策,市外高校大学生参加我市实习、游玩、访友、探亲等活动时,可享受在我市青年驿站入住优惠政策,给予驻淄高校在校生参加“大学生实习计划”及实训活动的大学生生活补贴。

    4.推动实施“金种子”支持计划。根据市属及以下企业未来一段时期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需求,从本科以上高校中提前遴选留淄创新创业的优秀在校生,用人单位与其签订“信用合同”,给予一定学费补助,意向用人单位负责“金种子”学生的实习及实习期间生活补贴。

    5.加大鼓励企校联合育才留才。全面推行新型学徒制,鼓励企业与各类院校实行联合订单式培养技能人才,对毕业后全职到订单企业工作的,市级财政给予订单企业培养补助。

    6.积极设立“驻淄高校留淄奖”。以各驻淄院校(技工院校)近2年毕业生平均留淄率为基数,分别确定各院校留淄目标值,每增加2个百分点,按照增量生均大专生和学士本科生(高级工及以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分别给予驻淄高校学生就业部门专项支持。

 

 

建议 一、构建院校学生参与的校城融合机制。紧扣学为中心、产出导向,把学生参与与受益作为校城融合必备项;基于校城融合,由淄博市相关单位向社会征集意向企业,由企业提出合作意向专业,意向企业与院校相关专业实现对接,签有关协议,专业学生到企业开展实习实践等,企业专家到校开展专业讲座和报告等,宣传企业,学生了解企业、融入企业,构建学生参与的校城融合机制,提升留淄率。 二、建立以院校学生为主体的校城融合新模式。改变校城融合主体对象,打造院校学生为主体,指导教师、企业人员共同参与指导的校城融合创新创业项目,校企共同设立校城融合创新创业项目,由学生自主申请,通过开展校城融合创新创业项目,提升院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增进校企关系、学企关系,使学生了解企业、热爱企业,最终留在企业,提升留淄率。 三、优化校城融合实效考评。在校城融合项目、平台建设、“一人双岗”计划、与政府企业共建研发机构等方面加强校城融合实效考评,避免蜻蜓点水似的项目、平台等布点方式,避免只求一时,不顾长远,避免重立项,轻结项,实效考评要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要把学生参与与受益作为重点考评,要通过考评来促进校城融合的学生融入度,吸引更多的人才留淄,提升留淄率。 四、成立淄博大学生联盟。在校城融合模式下,成立淄博大学生联盟,院校、企业、市直机关等加入联盟,确定会员单位及负责人,可由院校和市直机关负责人担任联盟主席、大学生担任副主席,在联盟下开展各项工作,让大学生深度融入淄博,使大学生与企业、市直机关负责人等直接对话,定期召开联盟会议或论坛,反映学生诉求,倾听学生心生,统筹推进大学生在淄博的创新创业就业,打破大学生、学校、企业、市机关、社会之间的壁垒,提升留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