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驻淄高校陶瓷琉璃特色专业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的建议的办理答复
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
16047
建议人:
主办单位: 淄博市教育局
答复时间: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淄博市教育局

关于加强驻淄高校陶瓷琉璃特色专业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的建议的办理答复

 

卢德国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驻淄高校陶瓷琉璃特色专业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的建议”收悉,经与市工信局等部门和驻淄高校对接研讨,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淄博发展的关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的建议,非常符合我市当前发展实际,也很有针对性。根据您提出的相关意见建议,结合我市当前条件,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全面加强驻淄高校陶瓷琉璃特色专业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引导陶瓷琉璃方面专业人才培养与实体经济、地方产业全面融合、紧密对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推动该项工作开展。

发挥高校的先进性、引领性和公益性作用,通过品牌专业建设,搭建互惠共赢的人才培养平台

推动驻淄高校陶瓷琉璃特色专业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的基础工作是做好陶瓷琉璃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抓好学科专业建设。通常情况下,高校专业调整要滞后产业人才的需求,我市高校专业设置往往首先考虑的是招生因素,考虑学生家长的报考意愿,另外,开设新专业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投入,有较长的设置和培养周期,从而造成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不紧密的矛盾。因此,引导人才培养向陶瓷琉璃方面倾斜,首要的是设置和优化调整陶瓷琉璃相关的专业并发展好、建设好。为此,市委、市政府强化市级统筹,鼓励支持驻淄高校进行专业调整优化,特别是陶瓷琉璃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精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发展,促进产学研结合。市教育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学技术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驻淄高校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实施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财政出资6500万元,学校和企业投资1亿左右,大力实施驻淄高校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程,精准实施高校专业赋能行动,引领和支持驻淄高校和职业院校紧密结合淄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人才需求,围绕高校“双一流”专业和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在经费投入、平台建设、人才引进、项目计划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通过“搭建一个平台、构建一套机制、实施四个一批”,布局规划专业调整,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能力。2021年,分两批先后遴选评审出山东理工大学的视觉传达设计(陶琉产品设计方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家具设计与工程等淄博市品牌专业。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等9部门联合发文对品牌专业正式立项建设。通过一系列举措,不断引导驻淄高校增设陶瓷琉璃方面专业招生计划,调整优化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增加特色专业人才供给。

    二、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协会作用,多措并举加强陶瓷行业人才培养

(一)做好艺术设计人员培训。2021年,先后在淄博、敦煌和贵州茅台镇举办了三期“淄博市陶琉造型设计大师班”,邀请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遊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郑宁、李正安、李泓,同济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林家阳,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耿大海教授等业内顶级专家授课。聚焦造型设计、装饰创意、智能化提升等我市陶琉产业短板问题,通过培训,让陶艺家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能力水平。

(二)选树陶琉大师工作室。积极落实我市“人才金政37条”,制定了《淄博市陶瓷、琉璃(玻璃)大师工作室管理办法》, 2018年以来,共开展了四届淄博市陶瓷、琉璃大师工作室评选认定工作,共评选出陶瓷大师工作室22家,琉璃大师工作室18家,通过表彰奖励,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行业技艺传承、带动群众致富、带强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三)做好陶瓷职业技能竞赛。2015年以来,传统产业发展中心共举办了七届陶瓷职业技能竞赛并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2021年11月27-29日,我们成功承办了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七届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暨2021年全国轻工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本次大赛我市共有21人获奖,为历届最好成绩。淄博市传统产业发展中心被大赛组委会授予第七届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在前七届全国陶瓷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中,我市共有10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13人荣获“全国轻工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7人荣获“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成绩居全国各陶瓷产区前列。硅元司志磊因竞赛成绩突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华光毛强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通过陶瓷职业技能竞赛,大批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成为促进我市陶瓷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做好职称、荣誉申报推荐工作。2022年1月,组织我市陶瓷从业人员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申报职称,本次共有41人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职业资格认定,其中14人获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11人获得技师职业资格,16人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2020年,协助7人成功获评“山东省轻工业首席技师”。

(五)助力相关高校加强人才培养。2021年,行业主管部门与我市相关高校联合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依托淄博理工学校陶艺分校举办了第七届山东省陶瓷技能大赛;二是依托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举办了第四十六届山东省陶瓷艺术创新设计大赛;三是与淄博职业学院联合申报了首批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基地;四是在淄博师专举办了第三届中国陶琉设计大赛实操考核。五是协助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申报的《中国陶瓷硬笔彩绘技艺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荣获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立项资助,项目获得资助经费120万元。这是我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近年来获得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艺术学科有重大突破的成果。该项目计划在全国招收德才兼备的青年艺术工作者30名,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于7月下旬开始至9月初在山东理工大学进行50天的集中免费培训。此项目将会进一步加强山东理工大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工作,积极推进陶琉专业学科建设,促进淄博陶琉人才培养,推动淄博陶琉产业发展。

三、扩大驻淄高校规模,加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目前,我市高等教育整体质量不高、规模不大、承载能力不强,相比国内同类城市明显不足,缺少一流高校和专业,高校专业对地方产业的支撑能力不足,特别是陶瓷琉璃专业。为此,市教育不断加大统筹发展力度,推进高等教育提质扩容,一手抓驻淄高校内涵建设,一手抓培育和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增强大校招引工作力量。抓好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新校区建设,做好新学期招生入学相关工作,提前布局学科专业发展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做好校区搬迁、新生入驻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目前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校区已有4个院系入驻,学生达到4000多人。继续推进“大校”招引工作,加强与外地市高校的交流合作,在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下,市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积极推动与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的联合办学,青岛科技大学淄博产教融合基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淄博产教融合基地2个项目签约开建、推进顺利,建成后将提高驻淄高校办学规模,计划年度培养人才7500人,有效增加专业人才培养供给。

四、积极组建高校企业陶琉新旧动能转换发展联盟

(一)大力支持相关高校陶琉专业发展。2016年4月,淄博市与山东理工大学共同签订了《淄博市人民政府 山东理工大学校城融合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发挥双方优势,全面深化合作,共同打造校城融合、创新发展新格局。

202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包括陶琉产业在内的传统产业实施“五个优化”的发展意见,目前,淄博陶琉产业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发展的关键时期,设计、装备、人才等瓶颈问题亟待突破。2021年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筹建了陶琉专业,这可以为行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对此,我们将积极支持配合学校专业筹备、教学实践等工作,尽我们最大的能力帮助学校早日将陶琉专业打造为一大特色专业。

(二)对陶琉新旧动能转换发展联盟的意见。陶琉产业与国防军工、高端芯片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专业不同,目前已经高度市场化,研究、设计、生产都是市场行为,学校可以将自己的设计成果出售给企业来筹集发展资金,这对学校、企业和市场都是有益的。政府对于创新工作突出、技术转化优异的企业和高校可以给予适当的资金奖励,但目前暂不宜设立专项资金。

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关注,衷心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予以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方案:1、高校的先进性、引领性和公益性,对地方产业的整体发展会有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地方院校应当与地方的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建设高度结合,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优势学科和优势产业,形成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充分利用以山东理工大学、淄博职业学院等驻淄高等院校的科研、设计、文化和教育力量,整合资源,以山东理工大学为龙头,联合淄博职业学院陶琉系、淄博技师学院工商管理系、山东轻工职业学院设计系等,与当地陶琉生产企业紧密联系,组成高校企业陶琉新旧动能转换发展联盟,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共同开展研发,并长期坚持。建立有效机制鼓励师生走出校园,走进当地企业、博物馆、展览馆等以及其他当地公益机构,结对子、交朋友,以企业需求为项目,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深化校企融合、校城融合。同时,也鼓励地方企业家走进校园,互动交流,帮助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用新思想、新技术、新设计为陶琉产业的振兴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这样长期坚持,淄博陶瓷琉璃产业文化特色会越来越明显。 2、政府指导并出资支持高校企业陶琉新旧动能转换发展联盟,针对陶瓷琉璃行业存在的技术问题、设计思路、管理体系等方面,开展以下研发攻关项目: (1)低温烧成陶瓷技术研究 (2)节能型窑炉及窑具研究 (3)新型模具材料及制造技术 (4)数字化造型及装饰设计 (5)传统陶琉企业智能化管理系统 (6)城市陶琉景观设计研究 (7)淄博陶琉文化研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