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教育局
文件通知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新闻 > 文件通知
文件通知

淄博市教育局
关于创建乡村温馨校园工作的通知

淄教基字﹝2020﹞12号

2020-03-3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字号:[ ]

各区县教育和体育局,高新区、经开区、文昌湖区地事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推进乡村教育振兴,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创建乡村温馨校园工作的通知》(鲁教基函〔2020〕4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创建乡村温馨校园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为重点,持续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硬环境”和学校文化“软环境”,提升学校品质,推动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全市乡村温馨校园全覆盖。

二、主要措施

1.科学合理布局建设乡村学校。结合乡村学校布局优化工程实施,根据区县实际,科学合理设置乡村学校和教学点,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就便入学。

2.不断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结合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大力推进实施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工程,持续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功能设施提升和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配备,不断改善乡村学校硬件条件,确保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要求。

3.加强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以实现“底线管理+特色发展”为目标,以落实《山东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为抓手,坚持素质教育导向,推动学校建立健全现代管理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4.提升乡村学校办学质量。推动城乡学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加强共同体学校间人员交流、资源共享和课堂互通;配足配齐教师,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规定学业质量要求;充分发挥乡村环境和自然独特优势,开发丰富乡村田园课程和校本课程。

5.打造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构建基于办学目标、核心办学理念的学校文化系统,用学校文化凝聚师生共识,形成共同愿景,形成推动学校发展的文化力量。合理规划校舍、小品景观、花草树木等校园布局,打造干净整洁、清新雅致校园环境。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充分利用墙栏廊道等,建设和谐统一的学校物质文化环境。建设积极向上的师生行为文化,发挥学校文化辐射作用,通过良好校风,引领建设良好家风民风。

6.营造和谐融洽的育人氛围。切实落实乡村教师待遇,推进教师周转房、教工之家建设,提升教职员工归属感。加强乡村学校食堂和寄宿制学校宿舍建设,不断改善师生生活条件。完善特殊群体关爱机制,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孤困境儿童、残疾儿童、建档立卡低保贫困学生等特殊群体关心关爱工作,积极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三、工作要求

1.加强工作组织。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加强乡村温馨校园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强工作领导,做好组织发动,健全工作保障,全面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确保农村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结合实际制定乡村温馨校园创建三年规划,明确任务表和路线图,确保如期实现创建目标。

2.强化激励保障。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完善奖励保障机制,将乡村温馨校园建设纳入文明校园创建总体布局,作为各级文明校园遴选推荐的重要条件。要落实好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要求,持续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统筹利用好农村义务教育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奖补资金等政策,对乡村温馨校园建设予以倾斜支持。

3.坚持示范带动。要注重发现工作典型,积极予以宣传推广,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市级将每年遴选20个乡村温馨校园创建典型案例予以宣传推广,并优中选优,推荐参加省级乡村温馨校园创建典型案例评选。各区县也要通过以评促建办法,宣传推广一批乡村温馨校园创建先进做法和经验,尽快实现全面覆盖。

请各区县遴选推荐1-2个优秀案例,填写《全省乡村温馨校园创建典型案例推荐表》(见附件,一校一表),并提供学校创建经验材料(3000字左右)和反映学校创建成果的高清照片(10张左右,有条件的可同时提供视频),于4月10日前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联系人:王国伟,电话:3183976

邮箱:zbjyjjcjyk@zb.shandong.cn

 

附件:1.乡村温馨校园创建标准

          2.全省乡村温馨校园创建典型案例推荐表

 

 

                                                                                          淄博市教育局

                                                                                        2020年3月31日

 

 

 

 

 

 

 

 



[附件下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