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教育局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新闻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淄博日报》:学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淄博教育在行动

2020-10-1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宣传思政科 字号:[ ]

10月14日,《淄博日报》6版以“学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淄博教育在行动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 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题,刊发我市教育新闻,内容如下:




学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淄博教育在行动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 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2020年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文章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我市教育系统围绕学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结合教学实际,交流工作体会,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淄博日报社、淄博市教育局共同开设专版,介绍各学校在思政课开设和育人方面的经验做法。


培植思政优势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山东淄博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赵泮利


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这为我们办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劲动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精神,具体到淄博实验中学,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培植思政优势,强化思政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是加强思政教师团队建设。通过思政学科中心组,树立科学发展愿景,发挥思政教师个人优势和团队力量,将思政课打造成学校的优势学科,让学生人人喜欢上思政课。

二是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引导思政课教师积极承担班主任工作,发挥专业优势,在班级管理中融入更多“思政元素”,当好学生引路人,引导学生全面成长。

三是加强思政课堂教学创新。发挥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亲和力和时效性,通过课堂主阵地,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是加强思政学科社团建设。创新思政学科学生活动,打造思政学科社团,突出核心价值引领,将一系列充满正能量的鲜活案例融入社团活动,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自信。

五是加强教育科研活动。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对标先进做法,开拓知识视野,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六是加强对思想政治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法的研究,探索实施思政学科教学新模式,力争开设、推广思政学科特色精品课。同时,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开发思政校本课程。

思政教育永远在路上!

下一步,学校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要”,努力做到“八个统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真正将思政课打造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以“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为原则

落实思政课的立德树人关键作用



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刘绍华


2020年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一重要论断,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真学”文章精神提高政治站位,保证党对学校工作的绝对领导。中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刻领悟和积极践行,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什么要建设好学校思想政治课?这是新形势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

“真懂”文章精神丰富理论修养,保证学校思政课的精准有效。文章指出,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之所以“关键”是由思政课在学校课程体系思政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决定的。它集中体现了国家办学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办学方向,是直接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线课程”,具有其它课程替代不了的价值和意义。

“真信”文章精神筑牢信仰之基,保证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不竭动力。文章指出“思政课教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等。”这些内容蕴含的思想来自于社会实践,是批判地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产物,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首先,思政课对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其次,思政课在青少年树立历史观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思政课可以帮助青少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即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最后,通过思政课,青少年得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真正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做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真用”文章精神践行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根本方法。“六要”是对教师队伍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具体要求。“八个统一”则是对教师如何精准、有效施教思政教育课的顶层设计。它为广大教师解决了“如何教”的问题,既高屋建瓴,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只要做到了“八个统一”,就水道渠成地实现了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

文章科学地指出了学校思想政治课建设“建设地怎么样,为什么要建设和如何建设”的问题。广大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学校管理者要深刻领会,精准落实,并根据讲话精神“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开创学校思政教育新局面。



弘扬耀南精神 打造思政金课

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李健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中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校作为历史悠久的红色名校,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不断探索思政课课程体系,坚持讲好思政课,厚植家国情怀,弘扬“忠诚、勇敢、奋斗、奉献”的耀南精神,打造思政金课。

一、依托思政名师,建设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我校思政课老师陈骞先后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山东省思政课兼职教研员、2020年“山东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等。为发挥其引领作用,学校成立了陈骞名师工作室,定期举行工作室教科研活动。本着“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学校积极聘请省思政课教研员等专家为思政课发展部指导专家,带动全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打通学段界限,搞好初高中思政一体化建设

我校专门成立了思政大教研组,紧密结合中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梯次原则,循序渐进,精准施策。初高中思政课教师定期开展思政课一体化的教研活动,推行“专家引领课”——“名师示范课”——“种子教师课”——“阶段汇报课”——“主题研讨课”的五课一体模式,实现初高中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衔接,增强教育实效。

三、构建多元阵地,打造校本特色思政金课体系

我校大力推进思政教育路径创新,努力将“耀南”精神的提炼与思政课相融合,重点打造了“红色五中”品牌,开发了《耀南精神照我行》等思政课系列校本课程,并建设了我市高中唯一的开放式主题校史馆,创建了耀南团校和耀南党校,充分利用本校和本地红色资源,面向师生定期开展主题团课党课活动,学校多途径、多形式、多内容的思政课体系已日趋完善。

四、突出育人实效,创新开展思政特色社团活动

学校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模联社、辩论社等思政课相关社团,堪称学校的品牌社团、精品社团。社团活动的开展,为学校思政课开辟了第二课堂,各相关社团以项目或者议题的方式推动思政课的延伸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设计方案开展相关研究,完成主题或者项目后进行成果汇报展示,育人效果显著。

五、紧跟时代步伐,融合线上线下双重育人模式

为适应新时期的变化,我校不断进行教改实践,尤其重视德育工作和思政课程改革的推进工作。学校将信息化教学与思政课建设相结合,借助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让思政课在线上网上发挥作用,占领网络主阵地。以网络多种教学平台为基础,实现教学资源、精品课程线上共享和教学课堂网络直播,进而在网上实现对各种教学实践活动的展示、考核和评价等。

学校将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建立起党委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将红色文化与思政课相结合,使思政课教育贯穿每一位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立德树人 办好思政课



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孙宏伟


2020年9月1日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通过认真学习,反复研读,对办好思政课有何意义、如何办好思政课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我校将以该文章为指导,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努力打造“全员、全时、全域、全程”思政课堂。

队伍建设:奠理论之基,铸信仰之魂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工作,构建一线教研机制,定期参加思政教研组会、集体备课会,确保思政课方向正、指向准;构建一线听课机制,深入思政课堂听课并参与评课,确保教学有深度、有实效;构建学习督促机制,叮嘱教师用好“学习强国”、专业书刊,鼓励教师大胆革新、乐教善教。

感受名家风采,沐浴理论之光。学校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国家级新课标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全省普通高中统编教材教学研讨会、普通高中统编思想政治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班等各级培训,拓展视野宽度,提升理论厚度,确保思政教师“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用强大的真理力量引导学生”。

开展专题教育,坚定崇高信仰。为铸牢信仰之魂,学校组织教师到焦裕禄纪念馆、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接受精神洗礼;邀请抗疫校友马雪来校作报告,激发爱国情怀和干事创业决心……一次次党性教育,一件件感人事迹,坚定了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真正做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课程建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

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结合。学校除严格按照规定开齐开足思政课程外,还根据学科特点与育人目标,把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开发《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中国传统名故事》等“传统文化系列校本课程”,将思政教育与语文、历史学科相结合;开发《习语诵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读》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读本”,将思政教育与晨读、诵读相结合,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有机融合。

“互联网+教育”推动。学校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努力拓展思政课程建设的新路径;开设智慧课堂,实现线上线下结合、课前课后贯通。如教师讲到《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一课时,课前推送视频《马克思是对的》,教育学生亲近伟人、学习伟人;课后组织资料搜集,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活动育人:知行合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学校积极拓展课外活动基地,开展教育实践。打造主题升旗仪式、习语诵读比赛、三行小诗祭英烈、参观马耀南故居、致敬抗疫英雄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引导学生“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先后7人次获评全国、省、市新时代好少年,省级有关媒体专题报道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思政课改革,我们一直在路上。学校将再接再厉,坚持立德树人,办好思政课,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