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教育局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新闻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中国教师报》刊发张店区教育新闻

2018-06-2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张店区教育局 字号:[ ]

2018年6月20日,《中国教师报》以“田园牧歌式农耕课程 ”为题,刊发张店区教育新闻。图片及文字内容如下: 






田园牧歌式农耕课程

绿杨成碧荫,芳草如丝绒,开满花的紫藤占领了长廊,遮天蔽日;兰草葳蕤,吮吸着晶莹的露珠;一畦畦莴苣、油麦菜,泛着碧绿的光亮;连翘、樱花、海棠、绒花,随着节气,次第开放……走进我们学校,你可以感受田园牧歌式的美。    

中国文字、哲学思想、价值体系等都与农耕文明有着紧密联系,师生将校园一隅荒地摇身变成“自得农场”,学校开设农耕课程,让学生感悟时节更替和作物生长的神奇和力量。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学生完成翻地、起垄等准备工作后种下菠菜、油麦菜、草莓、秋葵,每周浇水,定时除草、施肥,看着小苗一天天长高。    

小满时节,田里吐穗灌浆的小麦一望无际,风吹处,绿浪翻滚,沙沙作响,学生兴奋地走在田间,观察小麦长势。    

“夏季成熟的农作物,它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这时北方小麦开始结穗,始见小麦粒……”教师一边讲解,一边让学生摘麦粒观察。    

学校也组织各年级学生开展“寻找田野上的小满”活动,设计“诗词中的小满”“大地上的小满”“观察小麦灌浆,用麦秆做手工”“行走田间,看万物生长”等实践活动。从二十四节气歌到每个节气的时间、气候、习俗、诗文,学生通过多渠道学习、了解、观察、体验节气之美。

农耕课程的诞生让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学习内容不再受限于教材。    

“老师,我来!”一个学生抢到锄头,学着教师的样子使劲往后拉,可深埋草丛的锄头依旧不动,引得同学大笑。这是三年级学生在月季园里上劳动课的情景。    

锄、镐、犁、升角斗、风箱,教师把久经岁月洗礼的农具带入课堂,让学生了解农具的历史、功能和使用方法,也为下一步在“自得农场”的种植做好准备。 

教师还引导学生就地取材,将家中的小型农具带入课堂,通过观察、质疑、设想、讨论等方式了解农具;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未来农具,根据使用效果改进农具的不足和缺陷,并用图画和小制作的形式表现出来。    

不仅是“自得农场”,一楼教室门前的花池也成为学生的“自留地”。学生种下新植物,并自发成立“柿子树护卫队”,承包剪枝、浇水、除虫、收获、保暖等工作。金秋来临,“收获节”和“分享节”拉开帷幕,学生摘下金灿灿的柿子送给教师,教师转送给退休老教师……四季轮回,校园时时处处洋溢着劳动的快乐,分享的喜悦。(孟 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