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教育局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新闻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中国教师报》刊发张店区教育新闻

2018-11-0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张店区教育局 字号:[ ]

2018年10月17日,《中国教师报》第13版,以“为服务师生成长而来”为题,刊发张店区教育新闻。图片及文字如下:




校长的领导力从何而来?真正的领导力在于服务。校长的职责不是“管教师”,而是为教师的成长服务,帮助每位教师找到工作的快乐,找到职业的尊严感和幸福感,成全教师走向自我发现、自我修炼、自我成长的教育旅程。  

 

 为服务师生成长而来    

宋 刚


宋刚,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小学校长。

校长领导力从何而来?

作为一名校长,我在这一岗位上奋战了10多年,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领导力在于服务。校长的职责不是“管教师”,而是为教师的成长服务,帮助每位教师找到工作的快乐,找到职业的尊严感和幸福感,成全教师走向自我发现、自我修炼、自我成长的教育旅程。

校长,应为服务师生成长而来。

引路子,为每位教师装上“自主型”发动机

教师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基石,只有教师成长了,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校长的重要角色,在于为每个教师装上自主成长的“发动机”,激发教师自主成长的内驱力,并为他们“引路子”“搭台子”。

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小学,学校教师基本属于经验型骨干教师,年龄大多在35-40岁之间。如何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帮助他们“寻求突破”,找到新的生长点,是他们最需要的,也是作为校长必须思考和面对的新话题。

首先,帮助教师做好“专业成长规划”,即“引路子”。

为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每学期开始,学校都会让教师填写一张“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表”,引导教师自我剖析专业成长中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身优势在哪里,成长的障碍点在哪里,最近发展区在哪里,从而引导教师确定自己成长的“路线图”。然后,据此为教师量身定制成长方案。同时,引导有共同成长需求的教师自由组成研修团队,以“帮助每一名教师专业成长”为指导思想,以解决教学中实际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研修方向,让教师成长更加贴近教育现实。

李婧瑜是刚入职的一名年轻数学教师,根据她自身对教学充满热情但经验不足的特点,学校为其量身打造了“三实践两打磨一反思”的校本研修活动计划。整个活动首先由新入职教师说课,数学团队教研确定思路,然后新教师进行三次教学实践,两轮课例打磨,最后呈现成果课并进行活动反思。通过这样的主题研修活动,入职不到一年,李婧瑜很快掌握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不仅上课“有模有样”了,还成了学生特别喜欢的教师之一。

其次,创新实施“教师走班教学”,引领教师在“共赢”中找到“新动力”。

学校走班教学分为4个层面,包括:同级部教师就同一教学内容走班上同年级教学诊断课;同级部教师用不同的教学内容走班上同年级主题研讨课;教师跨级部进行同学科文体研讨课;教师跨学科引领孩子开展项目体验课。先由教师晒课单,再由其他教师按需选择走班教师。

譬如,教师孔凡花执教的《西游记》阅读指导课不仅在本级部上,还受邀到四年级、五年级去上;教师黄玉华的儿童诗课程也走入了全校的每一个级部……一个学期,仅语文、数学两个学科就共计走班100余节次,走班制在实验小学已然成为了一种常态。

如今,从一开始规定走班人员到指定班走班,再到目前的“自然走班”——不分班级、不分年级、甚至不分学科,彼此诊断教学与管理的得与失,走班教学成为学校教学新常态,成为最有效的教学交流方式,同时也发挥了教师团队的实力,形成了学校独有的团队教研文化。合作共赢也逐渐成为每位教师的共识,并促使教师找到如何迈好下一步的“新动力”。

搭台子,让学校成为教师的“成长场”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展示自我、绽放风采的平台。学校力求通过搭建“研究场”“动力场”“争鸣场”等流淌着正能量的舞台,最终汇聚成催发教师不断向上拔节的“成长场”,从而让每位教师都接收到一个信息“你成长的样子,最美”。

以“研究主题”为路径,构建嵌入于教师日常成长的“研究场”。教师在职业生涯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要求和能力。学校基于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专业发展需要,基于不同学科特点,确立研究主题,这样更加贴近教师工作实际,让他们形成自我更新的意识和能力。

如全校语文教师通过步步深入研究,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各种语文主张中、在看似模模糊糊一大片的语文教学中,找到了一条简洁明确的路径——“单元主题”教学研究。“越是投入研究就越是发现,语文就像一座美丽而丰饶的秘密花园,总有无限的胜景在召唤着我们……”语文教师翟萍说,在5年多持续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语文团队的教师们收获更多的是持续攀升的研究热情与能力。

设立“展示周”,为教师输入“不断攀登”的“动力场”。学校按照教师不同年龄不同成长阶段,分别面向不同的教师群体设立了不同的“展示周”。如以新教师为主角的“采芹周”,以老教师为主角的“老骥伏枥周”,以小有成就并已形成教学风格之名师为主角的“品牌教师周”等。展示周采用“ETT”模式开展:E(精致),精致课堂教学展示、精彩个人研究展示;T(教研),品牌教师与全体教师针对课例进行教学研讨,讲述教学设计背后的故事;T(超越),品牌教师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专业成长经历,进行汇报交流,以此引领教师更好地找准特色,不断超越自我。与此同时,学校开设“实小论道”,营造“你方唱罢我登台”的“争鸣场”,让师生在此交锋思想,交融智慧,深谈变革,洞见未来。

架梯子,让“教师成长力”直抵学生核心素养

要搭建一个什么样的梯子,才能让教师成长力直抵学生核心素养呢?

在不断的探索实践过程中,我们提出“优+”课程构想。“优”,是优化,是优秀。我们力求通过学科间、学科内、跨学科、超学科整合等路径优化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让学校课程更加优秀。这里的“+”,一是代表对传统课程的突破、超越与创新;二是课程设置中增加一些个性化课程的设计,增加学生课程学习的效益。

基于此,学校进行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初步建构起包括基础型课程、探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于一体的结构井然、层次分明、充满内聚力的“大中小”一体化的球形课程体系。项目学习课程即探究型课程,是学校“优+”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课程的一大特色。

根据社会对公民培养的要求、学校发展阶段的需要、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等各个方面予以主题确定,构建起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科技、人与艺术等项目学习序列。每一次项目学习,我们都会经历“确立主题—头脑风暴—制订方案—课程实施—汇报展示”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实现了由“教师主导”到“教师指导”、从“学生参与”到“学生设计”的质的转变,学生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5年来,项目学习的持续开展和不断升级,改变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也成就了学校生机勃勃的文化气象,尤其是不断生长的课程,也正在成为从教师成长力通往学生核心素养的一架最美的长梯。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